二十大報告對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指引 文:沈豪傑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前在北京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內容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詳盡地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並且為中國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

十九大以來的五年,極不平凡,黨中央一方面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另一方面則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香港局勢動盪變化,中央果斷出手,使香港局勢轉危為安; 新冠疫情肆虐,黨中央堅持動態清零,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過去十年,在中央帶領下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取得標志性成果; 黨和人民經歷了三件具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並達成第一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實現了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展望未來,國家和人民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中國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目標、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在這個進程中,香港將會扮演重要角色,為實現這個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香港未來與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方向

在新一屆香港特區成立之時,習近平總書記無懼疫情,親身來港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四點希望」,當中包括「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和「切實排解民生憂難」。香港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瓶頸,四大經濟支柱中,只有金融服務業相對上能維持競爭優勢,如何開拓新的經濟產業和振興固有產業成為香港要逼切解決的問題。為持續推動發展,改善居住環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上屆香港特區政府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北部都會區」這個發展概念,相信新一屆政府也會深入探討和推展這個項目。

報告中除了針對港澳台的第十三章以外,其他章節也與香港息息相關:

(1)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報告中提到,國家需要「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香港特區是國家境內最國際化的城市,我們有建全的法治體制,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傳統「核心商業區」發展已飽和,所以未來十至二十年,我們應該着力發展與「前海深港服務業合作區」相連的北部都會區,為國內企業提供高質專業融資服務,為國內企業走出去,與世界接軌提供跳板。本章節還提到「着力推進城鄉共融和區域協調發展」,北部都會區內共有十條鄉,都擁有長遠而豐富的歷史,但近年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士經常抹黑鄉村的原居民,激發城鄉矛盾。原居民在北部都會區擁有大量土地,強徵村民土地將引起社會動盪,阻礙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因此,我們能否推動城鄉共融,將會是北部都會區的成敗關鍵之一。

(2)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

香港近年出現人才流失現象,影響各行各業,不少企業在經濟不境之下仍要高薪挖角,令企業百上加斤。如何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外國人才,已成為比房屋問題同樣重要的問題。香港沒有自然資源,最大的資源便是人才,而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無論是高級服務業,還是創新科技,都是以人才為重心的業務。

報告中提出,我國「必須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一方面要辦好教育,培育本地人才; 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比較優勢」。同樣的戰略,也適用於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我們期待新一屆政府的施政報告,能推出相關政策,把人才聚集到香港和北部都會區。

(3)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關係黨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國,需要德才兼備的法律人才隊伍。香港一向以法治著稱,有不少優秀並且具備國際視野的法律人才。北部都會區的建設,也必須以法治為基石,提供國際級的法律服務,以服務內地企業和跨國企業。因此,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在北部都會區設立「亞太區國際爭議解決和仲裁中心」,以配合國家全面依法治國的方針。

(4)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需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積極穩妥推進炭達峰和炭中和。北部都會區擁有大片濕地,極具保育價值。因此,我們在發展經濟和房屋的同時,都必須兼顧保育,取得最佳的平衡。

切實排解民生憂難

香港目前最大的民生憂難,是房屋問題。如何令每一位市民都「安居樂業」,並且能住得有尊嚴,而非困在劏房之內,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土地供應。北部都會區坐擁最大的平原,擁有最豐富的土地資源,是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的最佳選擇。報告指出,我們要「完善分配制度」,並「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同樣的政策,也適用於現時的香港。我們要做好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在興建更多公屋以應付草根階層住屋需要的同時,也要兼顧私樓供應,為市民建立置業階梯,讓更多基層市民能夠進身中產行列,積累財富,共同富裕。

另一個香港市民面對的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和因此而帶來的醫療問題。中國內地也有相同的問題,報告中提出,中國未來要「促進中醫藥承傳創新發展,健全公共衛生體系」。香港的醫護人手一向缺乏,最近更有惡化跡象。但其實香港有很多註冊中醫,但礙於香港以西醫為主體的醫療系統,這些中醫們都難有用武之地。多年前香港政府也曾經想構建「中藥港」,但最終無疾而終。近年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中醫藥對治療和防禦疾病都有顯著功效,若能中西並用,更能相輔相成。北部都會區有土地資源,可以建設更多的中醫醫院和設立中醫學院,推動中醫藥在香港的發展,解決香港的長遠醫療問題。

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要長期堅持香港的「一國兩制」,並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北部都會區靠近中港邊境,正是中港融合的交匯點,掌握着解決香港各種難題的鎖匙。只要我們團結一起,跟隨黨和國家的步伐,加快完善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和發展,筆者堅信香港明天一定會更好。

文:沈豪傑

元朗區議會主席、事務律師、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