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有多個詞組在香港報章成為「百搭」,其中「交流」、「合作」、「溝通」、「青年發展」等就是其中耳熟能詳的「受歡迎」詞彙,常被政客、政治演員或演講者掛在嘴邊,然而,說了二十年的「青年」口號,二十年前的「青年」均已踏進了壯年了,而他們口中的「青年」兩字繼續鏗鏘動聽,個別利益集團依然濫用「青年」、肆意消費「青年」,用作「口頭譂」,自我安慰。
站在真正「九零」後、「零零」後年輕人,常常被「前輩」標籤為「青年」,「前輩」口中的「青年」就是「弱者」、「需要被保護的一群」、「需要受監管的一群」,甚至乎是政客為了選票而塑造的「稻草人」。除了用來「打」,「青年」也用來「痛愛」,但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無他的,「青年」是「財神」,他們能用來「招財」!原來,很多組織均是以「青年掛帥」來「搵食」,借「儲人數」和「為青年工作」來爭取政府資源。試問,個別「九零」後、「零零」後因年紀尚輕而反叛,但他們其實作為成年人是有分寸的,卻被「定型」、被「照顧」、被「安排」,年輕人要走自己的路,卻「被工具化」,難聽一點,「青年」本身就是一種「資源」,能籠絡青年,就能得到資源,一樣米養百樣人,自然有人會心術不正,利用青年做「搖錢樹」。
另一邊廂,香港的「青年」年齡似乎沒有「上限」,數個月前,筆者在網上見到活動宣傳,商務活動的邀請訊息內容竟然是「歡迎51歲的青年參與」,翻開報章的訪問、就職典禮廣告或評論,依然是「不老青年」天下,個別人士的名片有水蛇春那樣長的「青年組織」頭銜和貢獻,世襲和壟斷,權貴中很多「青年團體」的「創會成員」、「顧問」、「榮譽領導」,與其說這班人戀棧權力,不如說他們很「熱心公益」,樂於向「真正青年」傳授經驗和提攜後輩!什麼?剛才不是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嗎?其實,數個招牌一套人馬,這班厚臉皮的「精英」真的能代表青年、表達青年的聲音嗎?
縱橫「青年界別」三十年的那班代表,說是「青年家長」也不會太過份!其實,青年不應以年齡去區分,更不應以財富去群分!難道,蝸居劏房的基層學生不是青年?難道,自食其力的中產青年學者又不是青年?難道,在隔離酒店通宵當值服務、在防疫前線堅守崗位的年輕前台職員不是青年?難道,日曬雨淋、站在易拉架旁邊推銷服務的電訊銷售員不是青年?難道,油腔滑調的無業閒人或咬著金鎖匙出世的富N代才算是青年?
當「青年」兩字,站在「真正青年」或「不老青年」來說,均是貶義時,社會就需要反思,青年界別未必需要二十年前的過來人再持續以青年名義垂簾聽政和指指點點,青年界別需要新臉孔和陌生的名字,才能讓「真正青年」看到希望和上流的機會,有些人已經借青年名義拿了多年好處了,是時候讓香港告別屢借青年上位的中坑敗類。
文:朱家健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