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國兩制」下中央的角色 文:吳桐山

亂局之下,反思制度才是根本。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早前指出,在下一任特首上任後,即2022年,應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領頭檢討「一國兩制」,瞭解當中「有甚麼是香港做得不足,有甚麼是中央做得不足,香港在中國發展的地位有甚麼可以改善,扮演甚麼角色」,料需時最少兩年。

首先,直言制度缺陷值得肯定。我兩三年前已經不斷指出「一國兩制」存在的問題,也一早說特區和中央在應對「港獨」分裂勢力方面,實際上只能「你眼望我眼」。制度有缺陷不可恥,相反十分正常。凡事有利必有弊,「一國兩制」可以保持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又可以繼續利用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來為國家貢獻力量,吃盡兩種制度之利。這種方法,難道人家美國不看在眼裡?但「食得鹹魚抵得渴」,吃兩家茶禮的壞處,就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不設防。美國佬睇準你的缺陷,攻擊之。

「一國兩制」是一種制度創新,前所未有。既要「一國」、又要「兩制」,這種平衡應該如何把握呢?很難把握,或者說,無論你將平衡位置放在哪裡,都會有人罵你。不要說特區政府,就算是中央政府,都很難把握這個平衡位。

我們不要扮失憶,其實一年半載前,香港最大的聲音不是止亂制暴,而是融入大灣區。國家成立了一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特首林鄭月娥是成員之一。雖然林鄭強調「兩制」,不存在「被規劃」,但不得不承認香港的發展之路,已經與大灣區這艘大船綁到了一起。去年,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出席一個公開活動時更表示:「中西環行埋一起幾好」。

我不反對香港融入大灣區,也不反對「中西環行埋一起」。但我在問:最近香港發生各種暴力衝擊之後,中央的角色究竟是甚麼?

有沒有一種感覺:在和平發展的時代,就強調大家是一家人、融合發展、「行埋一起」。結果現在香港面對重大暴力衝擊了,這種聲音似乎一下子就沒了,改為強調——香港內部解決。鄰近香港的深圳,也轉為演練防止香港的分裂勢力滲透。咦?不「行埋一起」了?如果大家一條船,我的問題就是你的問題,不存在誰滲透誰。怎麼講發展的時候就「一家人」,搞暴動了就「防滲透」呢?果真只能共富貴、不能同患難?

是主教練還是啦啦隊?

這日跟朋友聊天,我打了一個比喻說:以一場籃球比賽做比喻,落場打的人還是香港人,「港人治港」嘛,中央(當然中央也有很多不同的部委和聲音)還是在場外,沒有落場。但在場外的角色是甚麼呢?在自己球隊持球進攻的時候(和平發展),中央的角色是主教練,雖然在場外,但在指引着球員怎麼打,球應該傳哪裡、怎麼跑位,例如定位香港應該發展創新科技中心、融入大灣區,等等。可等到自己球隊防守,別人進攻的時候(現在特區的管治被猛烈進攻),中央在場外的角色就變成啦啦隊了。例如鼓勵警隊執法,鼓勵香港整治教育隊伍,對宗教團體「拔拔毒」等等。但真的只是啦啦隊,因為這些問題,中央在香港是沒有任何抓手去做的,特區本身也沒能力做到,打打氣而無能為力。

檢討「一國兩制」,特區要檢討、中央也要檢討。特區如何檢討,個個人都在說;但中央如何檢討,很少人敢說。我認為首要搞清自己的角色,在香港問題上,到底自己是主教練還是啦啦隊?如果連治安都不管,那如何管發展呢?「一國兩制」是一個整體,特區本身有沒有能力貫徹「一國」?如果沒有,中央有何抓手貫徹「一國」?除了解放軍駐軍就沒有其他執法權,能否落實貫徹「一國」?

對於這些問題,我還沒有答案。但我一直在提這些問題,希望經過這一次還不知道甚麼時候是個頭的暴動,中央能痛定思痛地改革「一國兩制」。還是那句話,任何制度有利必有弊,問題是如何放大利好減少弊端。還有,這種檢討要等到2022年才做是不是晚了點?

文: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穿梭港深兩地的資深傳媒人、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