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不要怕事而害了香港 文 : 朱家健

一句「為官避事平生恥」,可以形容香港現今的官場文化。食環署對連儂牆、連儂隧道束手無策,先不要考慮是否有高層是某某的配偶,但若高層官員怕事,怕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怕被他人投訴而誤了自己升官的士途,那麼他們的心態絕對不正確,他們是在敷衍市民,他們是在忽悠行政長官,他們是在浪費納稅人的公帑,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高層官員得過且過,變相為中層和基層定下壞榜樣,甚至成為他們的保護傘,默許部門職員去愚弄市民,甚至以不作為去刁難投訴者,或屬瀆職濫權。

或許,香港官僚體制龐大,食環署的庸官只屬冰山一角,近日,香港教育局被前行政長官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教育局向公眾披露敗壞師德的教師名單。真不知道教育局的職責是為了保護學生還是保護壞教師,教育局拒絕展示壞教師的姓名,叫人百思不得其解,這不涉及私隱的問題,反而是出於保護學童的考慮,教育局若選擇不公開壞教師的身份,如同助紂為虐。即使犯了風化案或有孌童癖案底的人士,在警務處也有一個可供準僱主查核的「性罪行紀錄資料庫機制」,目的就是要保障幼童。

其實報章常有報道壞教師的所作所為,包括涉性罪行、粗口教師、在社交媒體以「藏頭詩」詛咒他人的前副校長、以不良辱警教材灌輸學童的幼稚園教師和補習名師、鼓吹「違法達義」的前大學法學學者;而反修例黑暴期間,也有多名教師和教學助理出現於暴動現場、因參與暴動而被捕,這類教育工作者的公德和私德出現嚴重問題,更有犯罪傾向,已不適宜擔任學校管理崗位、教師、教學助理、補習老師,甚至乎是編寫教材或接觸學童的工作,學生家長應有權知道這些敗壞師德的教育工作者的姓名和身份,避之則吉,以免把子女送羊入虎口而抱憾;而辦學團體在僱用新員工前,也應作背景審查,以減少因聘用教育敗類而影響校譽的風險。

教育局局長的子女是在香港受教育的嗎?難道他作為家長,不怕教育敗類教壞其子女嗎?為何寧願把寶貴的時間來應付司法覆核訴訟,也不把同樣時間執行披露壞老師名單的工作?若教育局選擇不公開壞教師名錄,是掩耳盜鈴,為甚麼作為特區政府負責主管教育工作的部門,竟然成了壞教師的避風塘?是否包庇教育敗類,見仁見智,但這是黑白是非的問題,而非政治表忠,在公眾眼中,除了見到教育局的官僚,也見到局方的無能,如果教育局有良方,則不會那麼多教育工作者涉黑暴而被捕吧。

教育界不應藏污納垢,更不應為官避事,若庸官不再勝任職務或瀆職,不要眷戀薪高糧準的崗位,不如請辭,否則被革走也只是早晚的事,可以勝任的人才多的是。

文 : 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