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技術要以接納規管取代無知拒絕 文:若耶溪

國家網信辦發布了《網路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對內地企業處理個人資料,個人資訊提出了一系列明確的規範。不由感慨,新事物,新技術在內地不斷誕生、成長、成熟、規範;而在香港,「健康碼」這種好處一目了然,對通關相當重要的技術,也被大眾以擔心隱私洩露為由,一再拖延。兩相對比揭示一個簡單道理:無知地拒絕是沒有出路的,只有積極接納、有效規管,才是應對新技術、新事物的應有態度。

香港人應該反思,為何到現在為止,我們對新技術,特別是對涉及公共管理的新技術方案,有點似人類怕蛇,黑暗般的本能恐懼?為何新技術無法及時有效的落地?

我認為原因有二:

一是民眾方面的原因。最表面看,我們對新技術不了解,難聽講句就是:無知。無知導致恐懼,恐懼導致憤怒。所以我們就反對新技術議案,阻撓新技術的實施。這是人類的心理路程。
但無知二字不是大曬。我們不是弱智,我們可以去了解、去學習、去接納。所以揭開表層的「無知恐懼」,暴露的是我們的心態:老了。

在40年前,獅子山下,維港之濱,彙聚四海之才,五湖之傑,皆為敢闖敢拼之輩。改革開放初期,港人執時代之牛耳,從生產,管理,觀念,文化,引領中華大地潮流。奈何40年過去,意氣風發變成暮氣沉沉,不想動了,得過且過。我們現在的表現像《賭俠》電影的台詞,「我時運高,我睇你唔到」那樣自欺欺人。而「新技術侵犯隱私」等口號,就是我們能找到的最體面,最堂皇的理由。

這才是民眾層面最大的問題,我們的心態老了,因循守舊。有如義和團般,視船艦利器為鬼神之物,視鐵路火車為奇技淫巧。

二是政府層面。我們政府之前受限於亂港分子破壞,無法集中力量去正確引導市民去瞭解技術、改變觀念;無力去保護新技術落地、生根、發芽。如何讓新技術能及時落地,應用,產生成效?

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新技術的原理,具體利弊,不是普通市民看個娛樂版那樣輕鬆簡單就能理解搞明白的。普通市民就算明白原理,但也難以全面評估其得失。所以新技術一定是依靠政府的專業人士,專家,來判定它是否合適。政府把這個決策權推諉於民間自由討論,聽取民間聲音,實乃不負責任之舉。試問智能手機都用不清楚的市民,能給出什麼意見。所以,政府在該挺身而出之時,就要責無旁貸。該要作判斷的時候,就要有魄力去承擔誤解和流言蜚語,甚至是失敗後的罵名。只要一心為公,就一笑而過,泰然處之。

總而言之,新技術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現在政局穩定,害群之馬被清除,政府組織是有條件、有責任去主導推動新技術的落實。

文:若耶溪

前傳媒工作者,現從事金融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