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多個場合提出,要讓人民有「三感」: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這是國家發展的目標和動力。在這個目標下,香港在精神健康政策上應該如何作出努力和改善呢?
首先,要增強人民的安全感,就要保障人民的精神健康權利,維護社會的穩定和法治。香港應該堅持「一國兩制」的原則,全面準確貫徹《基本法》和國安法,防止和打擊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消除社會的暴力和動亂,恢復社會的秩序和和諧。同時,香港應該完善精神健康的法律制度,保障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合法權益,尊重他們的自主和尊嚴,避免他們受到歧視和侵害。香港應該加強對精神健康的監管和督導,確保精神健康服務的質量和安全,及時發現和處理任何不良事件和投訴,提高人民對精神健康服務的信心和滿意度。
其次,要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就要提升人民的精神健康水平,促進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幸福。香港應該加大對精神健康的投入和支持,提供充足和優質的精神健康服務,滿足不同人群和階層的需求,特別是弱勢和高風險的群體,如老年人、青少年、低收入家庭、少數族裔等。香港應該推動精神健康的創新和發展,利用科技和數據,提高精神健康服務的效率和效果,擴大精神健康服務的覆蓋和可及性,例如通過網絡、電話、視像等方式,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及時和便捷的精神健康支援和轉介。香港應該推廣精神健康的教育和宣傳,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和關注,鼓勵人民及早尋求協助和治療,減少對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偏見和污名,建立一個關愛和包容的社會氛圍。
最後,要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就要促進人民的精神健康復元,幫助人民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貢獻。香港應該加強對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復康和支援,提供多元和個人化的精神健康服務,幫助他們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香港應該加強對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就業和社會參與,提供適合和有意義的工作和活動,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增加他們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增強他們的自信和自尊。香港應該加強對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家庭和社區支援,提供適切和充足的資源和服務,幫助他們建立和維持穩定和和諧的家庭和社區關係,增加他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香港在精神健康政策上可以有以下一些改善的方向:
– 增加撥款,加強精神健康服務的資源和人手,特別是在基層醫療和社區護理方面
– 加強跨界別和跨專業的協調和合作,確保精神健康服務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 檢視和優化現有的精神健康服務機制,例如「有條件釋放」機制和「社區治療令」的可行性
– 更廣泛地應用創新科技,例如網絡、電話、視像等方式,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及時和便捷的精神健康支援和轉介
– 關注和支援特定群組的精神健康需要,例如老年人、青少年、低收入家庭、少數族裔等
香港在精神健康政策上應該堅持「一國兩制」的方針,全面貫徹習近平主席提出對人民給予的「三感」,以人民為中心,以精神健康為重點,以服務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合作為保障,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好的精神健康服務,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文:劉建誠
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
「中國夢智庫」精神健康事務總監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