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立法會議員就野豬的滋擾提出質詢,顯示出社會的持續關注。筆者期望,各界能從公共政策的「解困」角度,從「野豬之亂」反思現行政策的不足,並前瞻未來的挑戰,督促政府及早改善。
優化數據管理
隨着都市化發展,人類與郊野原居動物的互動亦越見頻繁。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員王放指出,上海、蘇州、杭州、武漢等城市都出現了貉,牠們白天在居民樓的通風口或廢棄下水道休息,而晚上則出來覓食。除了貉,深圳、南京等市區也發現了野豬的蹤跡 。由此可見,人類與動物共存應是一個需要嚴謹探討和思考的政策課題。因此,國家早於2013年便啟動建設中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研究網路(Sino BON),到目前為止,已經建成了運用近地面遙感、衞星追蹤、分子生物學等先進技術的生物多樣性網路監測體系,尤其在大型動物監測網路、衞星追蹤鳥類遷徙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然而,香港至今仍未有完善的監測體系,漁護署於2019年開展前期研究,利用紅外線相機配合定時數據收集,並透過統計分析來估算全港郊野地區的野豬數目及其繁殖趨勢 ,較之內地的做法相對粗疏。筆者建議,政府應盡快優化監測系統,例如建成更多監測點,並區分為主要和輔助監測點以分別管理,透過地面人工觀測和各監測點的連續數據自動收集,改善監測的內容和空間佈局。而更重要的教訓是,政府雖然强調智慧城市建設多年,但數據管理的應用仍存在較大不足,這不但是野生動物的管理問題,更牽涉自然災害防治、交通運輸甚至出入境安全等多方面的議題,實在應提速前進。
前瞻未來規劃
野豬並不是個別情況,還有人和鴿子、人與猴子衝突等,在香港都屢見不鮮。新界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等大型規劃如箭在弦,衝突或有攀升的趨勢,可幸在目前的規劃中,例如北部都會區,就強調了「發展與保育並存」的方向 ,正待政府落實。筆者認為,除了宏觀規劃,在微觀的城市建設中亦可加入更多生態保育的考慮。舉例言之,早在2013年,英國大學生Dunkerton就發明了「鳥磚」,為麻雀及中小體型的鳥兒提供遮風避雨的地方,這不但能輕易地加入到建築物中,更採用了熱性質材料製作,為鳥巢保溫並保護孵蛋繁衍 。而倫敦的羅素廣場(Russell Square)內則安裝了兩家昆蟲酒店,透過生態蜜蜂築巢管,為蜜蜂提供了產卵的空間,還能夠讓瓢蟲和草蛉居住在內 。這些產品都能夠在不影響建築安全、成本效益和建設時長的情況下,改善野生動物的居住和生活素質,讓牠們得以在特定區域中安居,從而避免其過大規模進入市區所造成的滋擾,改善了生態文明的環境,真正體現人與自然共存。筆者建議,政府可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提升這些生態友好建設產品的使用比例,甚或設立「建議」比例標準,鼓勵發展團隊盡可能運用更多的相關產品。除了小型建設以外,建築物外牆的顔色、市區所使用的發電能源、公共交通的路綫與頻率等因素,都可進行一定程度的調節以促進生態文明。
我們無法礙於都市化發展而要求動物配合、讓路。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實在出於無奈,雙方均須付出磨合的代價,並從中總結教訓和經驗,不斷推出政策優化友好環境,爭取做到人與動物「共存」,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觀的實質體現。
文:湘沂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