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稱本屆立法會投票率可達40%。細讀相關報道後,才知原來田飛龍認為選舉既有直選及其他界別的選舉,應該採用加權方式計算「總和投票率」,以此方式計算,本屆立法會選舉有機會超過4成。根據這個說法,田飛龍應該認為本屆立法會直選的投票率會偏低,才會建議用一個新方法。當然,田飛龍在文章中亦說明,以香港歷屆選舉來說,投票率高亦不見得是好事。
建制陣營亦認為本屆立法會選舉直選部份之投票率會偏低,大概只有30%左右。其中,葉劉淑儀估計投票率可能只有25%。他們的預算是怎樣來的?大家或可參考過往立法會直選的投票率:
根據過往的紀錄,1995年的投票率只有35.8%。如果大家都認為本屆立法會直選部份的投票率只有25%至30%,即等同說投票率會「創新低」。在1995年,當年港督彭定康在主權移交前夕提出「政改方案」,在立法局選舉的安排上有違《基本法》循序漸進的精神。中央政府決定在回歸後以「臨立會」取而代之。筆者記得當年市民清楚明白95年立法局將不能「坐直通車」順利過渡,因此投票意欲偏低。此外,當年樓市和股市都十分暢旺,港人專注「投資」或「投機」,忙於「賺錢」,所以也較少人去「投票」了。
如果大家認為投票率將「創新低」,即表示政界中人認為市民的投票意欲偏低,情況更甚於95年之時。由於絕大部份泛民政客都參與「港獨」而觸犯法律,根本無法「入閘」,泛民支持者的投票意欲自然也有很大機會「創新低」了。
香港支持建制與支持泛民的選民大約是「四六分」。如果支持泛民的人投票意欲不高,只剩下四成建制派支持者投票,以2016年的58.6%投票率估算,本屆的投票率或許就只剩下23.44%了 (58.6% x 40%)。
而且,往日很多建制派支持者踴躍投票,主要是為了抗衡「反中亂港」的泛民。大家都擔心若泛民控制了立法會的話,將進一步破壞社會,才會衝出來投票。如今,一大班勾結「港獨」及「黑暴」的泛民政客都被繩之於法,且被全新的選舉制度排除在外。很多建制派支持者都放下心頭大石,因此都不大熱衷於投票。
總的來說,大家都預計本屆立法會直選部份的投票率將會偏低。一來,眾所周知,投票率高並非好事。太平盛世時的投票率才會偏低。很多時候,投票率高並非真的表示「有代表性」,反而是社會傾向民粹及燥動的徵兆。二來,本屆投票率將可能偏低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早前絕大部份泛民政客遭多番警告後還要觸犯《港區國安法》因而無法入閘;泛民政客根本有負於他們的支持者。三來,尚未被起訴的泛民政客及流亡海外的逃犯又提出抵制選舉。很多人不看好今次選舉的投票率也在情理之中。
無論如何,筆者認為大家實不必這麼看重投票率。選舉之目的不過是選賢用能,投票率高低反而在其次。當我們回顧香港的選舉歷史,理解投票率的變化及背後的原因後,我們便不會太執着投票率的高低了。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7,360獵頭交易》、《清明上河記》和《天人》等小說。著作還包括《金庸雅集:武學篇》和《金庸雅集:愛情、影視篇》等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