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任美國總統一周年,成績表如何?中美關係有改善嗎? 文:謝悅漢

在去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職美國總統,他昨天在白宮舉行上任一周年記者會,回顧過去的工作成效,他形容過去一年充滿挑戰,同時亦是取得巨大進步的一年,作為一個政客,一定要如此表揚自己,否則他怎能對支持他的選民和民主黨交代。

事實上,根據網上資料顯示,2021年2月21日美國境內確診個案逼近2900萬,死亡人數突破50萬,但時至今日美國最新確診人數為6800萬人,死亡人數高達85萬8000人,而且自從有Delta及Omicron變種病毒後,染病人數更加激增,政府除了呼籲全國人民打針,幾乎染病和死亡人數日日創新高。

在外交方面,拜登外交政績包括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世衞組織、重啟伊核談判、延長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等,其外交核心工作就是鞏固五眼聯盟和它最親密盟友,拜登的敗筆就是從阿富汗撤軍留下的爛攤子,美國倉猝撤軍狼狽情景成為世人笑話,以及七輪的伊核協議陷入停滯等。

拜登曾應允美國人民要「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並大手筆簽署過萬億美元打造國內基建工程,可能這就是他的豐功偉績。

拜登上任後並非一事無成,例如成功說服歐盟暫緩批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還和美國一起在經濟、人權等問題上發表一致的意見,這包括近期歐盟對俄羅斯在烏克蘭集結軍隊的表態,及伊核談判同一立場,還有面對中國的挑戰時,歐盟也與美國進行了協調。不過,拜登為了支援澳洲「抗華」,聯合英國與澳洲結合成AUKUS同盟,並破天荒向澳洲供應核潛艇技術,結果激怒原本已經簽約向澳洲出售核潛艇的法國,同時亦引起其他東南亞國家對美國的警惕。

美國自冷戰結束以來一直奉行「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軍事理論,並為此維持龐大軍事力量,但經歷過金融海嘯後大幅削減軍費,加上所面對的挑戰愈來愈多、對手亦愈來愈強大,如今美國已經再也應付不了多面戰線,可以說是力不從心。

美國國務院去年3月30日發表全球人權報告,涵蓋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中國部分批評中國打壓香港民主進程,更以「種族滅絕」字眼批評中國打壓新疆維吾爾族。拜登依然跟隨特朗普的對華敵視政策,未來中美關係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是他不想見到中國富起來強起來,威脅美國全球的霸主地位。

一個78歲高齡長者,他真的可以駕馭全球多變格局嗎?美國仍可為所欲為欺壓競爭對手嗎?歐洲盟友和日本仍甘願為它驅使嗎?他在體力上能勝任完成總統任期嗎?相信這些疑問同樣存在各國領袖腦海中,亦無人有水晶球看到演變和結局。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