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必須定出合理分配通關名額的方案 文:文武

政務司長李家超昨(14日)率團前往深圳召開第三次兩地恢復免檢通關的對接會議,會後發新聞稿稱,特區現已進入全面落實準備有序通關的階段,以「隨時待命」為目標。因疫情影響,香港與內地通關受阻已接近兩年,許多市民受到影響,鑒於恢復免檢通關初期,只能提供有限名額,與需求存在巨大落差,政府當局必須要做好完善的預備,否則將引起麻煩,招惹民怨,甚至有可能導致更大的風波。

疫情阻隔香港與內地的正常通關,令許多市民受到影響。一些市民的親人重病而無法前往探望,家中有喪事也無法奔喪處理後事;一些家庭被迫分居兩地,衍生出許多問題,苦不堪言;一些市民在內地的房產、公司無法親身管理,多有不便;還有一部分需每日跨區上學的學童,已經接近兩年無法正常上學……。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緊密,盡快恢復免檢疫通關已經成為社會強烈的訴求。過去一段時期,經兩地政府的溝通、協商,在兩地共同努力之下,恢復通關已經曙光在望,市民熱切期待。

特首已經預早通告社會,恢復免檢疫通關的初期,只能採取配額制,而且名額十分有限,大約只有每日千個配額,與社會需求有極大落差。為盡早恢復免檢通關,特區政府推出「香港健康碼」,上周五開始至昨日,短短幾天時間,就有逾46萬人申請帳戶,由此可以想見渴望早日通關的市民數量極多,每日一千名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特首早前公布,將採取公務、商務優先的措施,分配有限的通關名額,同時也會照顧有急切需要的市民。引起社會議論,不少人認為商務優先不合理,政府不應忽視基層市民的需求。

特首昨日再次就通關的細節作出公告,她表示,知道大眾關心通關後的配額問題,重申會爭取除了公務、商務往還的優先配額外,其他有需要的市民也可取得配額進入內地,但難以採取審批、計分制,因為在制度上很難處理,只會引起更大混亂。同時呼籲,沒有需要的人士,例如回內地只是旅遊或做一些事情,便應該先讓一些有迫切需要的居民可以爭取到配額進入內地。

何為有迫切需要?是回內地做生意更重要,還是回去看望重病親人更重要?是處理一宗買賣重要,還是挽回一段感情更重要?從市民各自的需求來說,可以是五花八門,會出現多重不同的標準,將會引發很大的爭拗,甚至導致民怨,引起更大的風波。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要求政府就每一個要求回內地的申請進行審批、計分,確實是不切實際,強人所難的要求,這並非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這並不等於說政府可以撒手不理,將難題完全推給市民,讓市民和社會靠自律去協商解決。即使所有只想去旅遊的人,都願意作出配合,暫緩行程,不去爭搶通關名額,剩下的確實有迫切需要回內地的市民,人數也遠超出每日千名的配額,該如何分配這些配額,政府總得拿出一套切實可行,又讓人信服的方案。

商務優先違反了社會公平的原則,過多地照顧商家而忽略了其他市民的需求,並不可取。有急切需要者優先,更能符合社會大眾的期望,但是何為有急切需要?政府應該可以定出一個較公允的標準,以平衡各方面的訴求。如果政府連這一點也做不到,那麼真的應該認真檢討一下政府的施政能力了。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