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詭譎的未來需要什麼人才?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發表《全球風險報告2023》(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指出環球局勢緊張,危機頻發將會是未來「新常態」。另外出爐的《就業前景報告2023》(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3)則指科技發展改變就業市場,預測五年間全球將有可能消失1400萬個職位。另一方面,報告提及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專家、可持續發展專家及商業情報分析師位列增長率最快榜上三甲。綜合以上報告,筆者認為未來的「不確定性」上升至全新高度,綜觀解難能力特別高的跨領域人才才最容易脫穎而出,最能適應機會與危機交互爆發的新世代。
「正向」無比重要
「解難能力」涉及多元智能,與「心態」更加關係密切。遇到困難,依然能保持積極樂觀,才可有餘力多角度思考,研究並解決問題。擁有正向思維的學生更願意接觸新事物,涉獵不同知識,成為跨領域人才。
既然未來變化莫測,危機四伏,韌性(resilience)高的人鐵定要活得更自在快樂。擁有強大的內心和正向思維才能擺脫重重困難,處理「日新月異」的危機。透過推動正向教育,我們能培養學生一項終身受用的內在能力,可以抗逆上進,面對未來不同挑戰。
正向教育不是弱勢學生的專利
由於弱勢學生的自身能力或家庭條件較差,他們學習和成長路更崎嶇,故此不少善於照顧他們的教育工作者都特別精於正向教育。但其實正向教育適合所有學生,甚至對天賦過人的學生更為重要。
正如上述所言,教育並非只為了應付現實世界的需要,而是要培養有遠見和適應力高的人才。因此,正向教育對於所有學生都具有重要意義,並且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如何推行正向教育?
要在全港推動正向教育,師資培訓是首要第一步。當局可鼓勵教育工作者參與正向教育相關培訓,了解其理念和實踐方法,以便融入日常教學。此外,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分享對於推廣正向教育也非常重要,「舊帶新」成效顯著。學校擁有能推動正向教育的團隊後,便應積極創建正向校園文化,鼓勵學生和老師多交流,令校園氛圍更友愛互信,有利培養學生正向思維。
老師設計課程時可適量融入正向教育元素,注重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精神。此外,學校以組織多元化的活動,如戶外拓展、社會實踐和義工服務,讓學生在不同環境中了解自己和培養正向品格。
家長和社區也要與學校發揮協同效應,學校緊密合作,透過了解正向教育及部分技巧,共同培養學生正向心態,建立適合推動正向教育的大環境。社會各界應盡力向學校提供資源和協辦活動,支持正向教育發展。
正向教育關乎未來社會棟樑的心理質素及品格,科教與品格教育雙劍合璧,方能培養才德兼備的人才。一顆強大的心臟卻將伴隨學生一生,成就其豐盛未來。
文:鄧家豪
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