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購買外賣食品回家享用,發現隨附的「仿膠叉」很特別,印上「PRODUCED WITH PLANT STARCH」即「使用植物澱粉製造」,顏色為米白色,質感偏硬,較一般即用即棄塑膠餐具為重。原來,部分餐廳為了響應環保,營造支持持續發展概念,也從內地或歐洲購買大量以包括粟米澱粉等植物澱粉製造的餐具,標榜為可作生物分解,成本提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關鍵是究竟食客在用膳後,會選擇丟棄環保生物分解餐具,還是洗淨重用。當然,是否潔淨後重用,還要視乎場合、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果大夥兒叫外賣用膳或去燒烤野餐,或是沒有水源或其他條件,這款餐具被丟棄的可能性仍是極高的。如果把環保生物分解餐具連吃剩的廚餘垃圾,放在外賣膠袋內再打結棄置,其實即使餐具在數年後被成功分解,則包裹著餐具的塑膠袋仍然狀況良好,那麼,派發和使用環保生物分解餐具的意義確實不太大了。
一般食客也未必有為意,隨附餐具為環保生物分解餐具,所以或傾向普通塑膠餐具般棄置。當然,另有連鎖快餐店已把熱飲攪棍、刀叉轉為木製品,但老實說,木製「刀具」成效成疑,食客連把炒蛋切開再放進嘴巴都成問題,淪為擺設或環保綽頭,未能真正發揮食具應有的角色,也是以資源製造額外廢物,本末倒置,對環保來說是很諷刺;而部分快餐店和紙包飲品也可以派送紙製飲管,在浸濕後基本上已喪失可被吸啜的功能,倒過來為食客帶來不便和尷尬,未有從用家角度作出發,更要讓食客再另行索取或使用其他飲管,環保事倍功半,好心做壞事。
超級市場也有售賣號稱以可分解生物物料製成的即用即棄枱布和垃圾袋,但厚度較薄,拉張力明顯稍熟,承托力不足,容易被劃穿劃破,往往要打孖同時用兩個可分解生物物料的垃圾袋,製造額外的垃圾,弄巧反拙;此外,如果把已包好的垃圾袋放在住宅樓層梯間的垃圾桶,清潔工人往往再使用黑色厚身難以分解的特大垃圾袋盛載樓層全部垃圾後打結,那麼,即使內裡的垃圾袋可被分解,又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
派發和使用環保生物分解餐具,需要配合教曉公眾對生物分解的認知和教育,最好可以教導大眾可以把環保生物分解餐具洗淨後重用數十次或數星期,另外,社區不妨為環保生物分解的棄置品設立分類回收筒,作回收和棄置之用,可以更善用產品,也沒有浪費發明者和推廣者的初衷。注重環保的同時,製造商也可嘗試提高環保物料的質量,既要可進行生物分解,也可以具韌力、硬度和盛載力發揮應有設計功能,符合物理力學和人體力學原理,才能準確支持環保和以用家為本。當然,最直接的是不索取額外的外賣餐具,源頭減廢,使用自攜可清洗的餐具,或在食肆支持堂食,推動本地消費,同時響應環保。
文: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