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先定義清楚什麼是「夜經濟」 文:寒柏

近日,立法會議員兼自由黨主席邵家輝倡議政府應牽頭舉辦夜市刺激消費。然後,不少政客及時評人都紛紛響香港應該舉辦「夜經濟」的提議。

坊間有人建議香港可仿效台灣搞一個如「士林夜市」般以「大牌檔」食肆及「地攤」為主的市場。還有議員具體地建議港府修訂「臨時食牌」,即變相降低「熟食牌」門檻,似乎積極地為「熟食小販」開路。有人還說明所謂的「夜經濟」,除了酒吧之外,還有夜總會、酒店及麻雀館等元素。甚至乎,有人還開宗明義的認為港府不能有「潔僻」。簡單來說,港府要大搞「夜經濟」非常簡單,只要自由放任,就是什麼也不再管,「夜市」肯定會重臨。要香港變得「烏煙瘴氣」,又有什麼難度呢?

當然,亦有人只集中講「地攤經濟」及「士林夜市」。朋友們可能年紀尚輕,或非在香港土生土長,或貴人善忘,都忘記了其實香港的「地攤」存在了很久,並對各區市民及商店都造成嚴重的滋擾。直至近20年前左右,各區的「地攤」才開始受控。

記得80至90年代,每到傍晚,香港各區都會出現很多小販、木頭車及「無牌熟食檔」。不只深水埗及旺角等地,即使連銅羅灣、灣仔及中環都會有「地攤」的踪影。

當年,筆者每天補習後,傍晚時分途經銅羅灣白沙道,便會碰到至少好幾排「木頭車」,最喜愛吃的是一檔專賣「炒腸粉」的「無牌熟食檔」。那時候,政府大力宣傳及嚴厲打擊「無牌熟食檔」。政府電視宣傳短片裡,有一名「胖阿叔」,一邊吸煙,一邊弄牛雜,當時這形象深入民心。筆者也害怕吃「無牌熟食檔」的牛雜會患上霍亂,情感上覺得腸粉會「乾淨」一點,便光顧那檔「炒腸粉」了。

即使到了2000年初,銅鑼灣的白沙道及恩平道等,晚上都有不少「地攤小販」,某些「木頭車」還在利園左右「駐紮」。「自由行」興起之初,那幾條街還不是名店臨立的模樣,港府大力整頓該區的「無牌熟食檔」的問題後,便有小食店「上舖」,專賣「生菜魚肉」、「碗仔翅」、「魚蛋」及「燒賣」等小吃。直至2000年的中後期,那幾條街才漸漸變了「購物區」。這些年來,「利園」再擴建,整個「名店區」才正式成形。

從白沙道及恩平道一直往灣仔方向走,便是「時代廣場」了。「時代廣場」於1994年才落成開業,直至03年左右,該區算不上受歡迎,只能算是銅鑼灣的「邊皮」。

為什麼呢?「時代廣場」的前身是電車廠。每到晚上,「地攤」便興旺起來。不只「木頭車」,還有「大牌檔」。電車廠附近的店子有的賣豬肉,有的賣豆腐。大街上的「大牌檔」總有不少人在聚眾鬧事。只要入夜,那兒便成為了一個「鬧市」,似乎不比「士林夜市」遜色。與「地攤經濟」及「夜經濟」相隨的,當然是「地下秩序」。雖然當年「古惑仔」漫畫的情節純熟虛構,但「黑社會」問題卻是當年確實存在的香港社會問題。

「時代廣場」的前身,晚上便是一個「大地攤」,其形象不佳,香港人起初也不習慣到那兒逛街購物。那時候,羅素街還談不上是「名店街」,其形象是「潮濕陰暗」。當年,港人總喜歡在崇光、利園及名店坊一帶流連。至於時代廣場,其商場設計談不上很成功,形象亦非高尚,又不見得很有特色;落成後幾年,仍無法真正帶動整個小區的人流。

「時代廣場」一帶是怎樣旺起來的?當時,「莎莎」化妝品店在啟超道的分店十分成功,其集團便嘗試在羅素街設立「旗艦店」,羅素街的遊客逐漸增多,等到「自由行」開始後更是大放異彩。及後,某些賣名錶、珠寶及金器的零售商才相繼進駐羅素街,那兒才成為真正的購物區,還反過來把「時代廣場」帶旺。

這幾十年過去,從前於香港隨處可見的「濕街市」被限制,並逐步改由港府經營的「室內街市」所取代。「大牌檔」亦被趕去政府興建的「熟食中心」。70至90年代戲院門前的「木頭車」更被取締,港人才逐漸習慣到戲院看電影只能光顧電影院的小賣店,吃甜爆谷及喝汽水。

由此可見,我們香港近20多年的城市發展,正是由「地攤經濟」逐步修正、改進並發展至今。「地攤」都被「趕上樓」,香港的消費市場才能再上一個台階。

對一般遊客來說,「夜經濟」及「地攤」當然是一大特色。外國人及港人遊東南亞,帶有「獵奇心態」,光顧台灣及泰國的夜宵市場,偶爾為之當然是好玩。但相隨的卻是對當地居民所造成日常生活上的嚴重滋擾。與「夜經濟」連帶的「地下秩序」更對社會民生及安全帶來威脅。

想深一層,業界及議員忽然重提「夜經濟」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呢?由於「自由行」早在2015年起便開始走下坡,內地遊客的消費模式在改變,亦不再留戀香港這彈丸之地,再加上3年的「疫情」,香港零售及飲食業界早已被鬧得「五勞七傷」。

「復常」後,港人才驚覺問題不在疫情。疫後的世界,連港人也不再「出夜街」了。如今,本來人煙稠密,車水馬龍的銅鑼灣,過了晚上9點鐘後便即水靜鵝飛。入夜後,無人外出消費,10點後絕大部份零售商都關門。從前旺區的食肆總有兩至三輪「夜市」,如今卻只做一輪生意。等到周末,港人還北上消費。因此,食肆及酒吧等叫苦連天,其他零售店也不好受。

在這大環境下,才會有人提倡希望可以透過大搞「夜市」來刺激消費。因此,大家的初心,只是單純的希望遊客重臨,或港人可以在周末留港消費。食肆可多做幾輪晚市生意,酒吧亦不用太冷清。各行各業的零售商則不一定要「晚市」,而是整體消費活起來便好。因此,「夜經濟」在這情況下的真正目的,其實只是希望旅客重臨及市民在周末晚留港消費。

如今,有議員建議大搞「地攤」,到底在什麼地方搞?怎樣搞?這地攤豈非反過來在搶附近商場及街舖的生意?有人建議搞一個「士林夜市」,這豈非乾脆要周遭一直在捱貴租的茶餐廳及酒樓連夜市都不做了?或索性關門大吉?食肆及零售店的生意被「地攤」吃掉,怎樣交付租金?這豈非降低了香港整體土地的使用價值?

再相深一層,就算香港大搞「地攤」,又能否與台灣、泰國及內地二、三線城市競爭呢?香港的物價及生活指數太高,憑什麼搶這塊生意?外國及內地遊客來港是希望光顧「地攤」?

由此可見,提出「夜經濟」的初心,不見得是想搞什麼「地攤」或「流動食店」,也不是希望80至90年代的「夜夜笙歌」而又「烏煙瘴氣」的生活重臨。

港商只是希望可以回到2015年前的旅遊消費盛況。最低限度,港人不要每周都到內地消費,希望大家都如從前般,多些年青人去唱k、看電影、吃宵夜及喝酒。這才是大家所指的「夜經濟」。

總的來說,提出「夜經濟」的背後真正理由,只是希望遊客重臨及市民多留港消費,僅此而已。所以,我們還是先定義清楚「夜經濟」後,才再出謀獻計不遲。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