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已進入垃圾時間 文:悠 然

我發現烏克蘭戰爭已完全消失在香港媒體的國際版主頁上,但這場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戰爭,還是值得一提,尤其是對已打了五年「新冷戰」的中國而言,烏克蘭戰爭的結果,將決定美國在台灣搞事的可能。

最近,俄羅斯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州波克羅夫斯克區阿夫迪伊夫卡市鎮方向進攻,號稱擊毀三十多架烏克蘭無人機,二十架烏克蘭戰機,其中米格29有十架之多。此外,新聞又說俄羅斯一天死亡達到一百人,而烏克蘭更達到八百人之多,這是死亡率而不是傷亡率。

這些新聞為我們揭開烏克蘭戰爭更大的啟示:

1)俄羅斯趁以巴衝突,開始積極進攻烏克蘭,而且是以殺人為要。
2)戰場的血腥程度急劇增加,雙方每天的死亡率達九百之多。

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確實是調走了不少原來支援烏克蘭的力量,不要說沒有了原來要援烏的F16,連第三代機米格29戰機也每天損失十架,這對烏都是損失極慘重的。

早在今年年中,烏克蘭要反攻時,我就寫了烏克蘭的困難,在於它的戰場的表現直接和歐美援助掛鈎,戰線推進多少就是烏克蘭的KPI。因為戰線推進可以變成歐美新聞,藉此炒作,獲得更多援助。這樣打仗非常困難,歷史上以退為進的戰例多的是,如果斤斤計較一城一池的攻佔,則整個戰爭大局將非常被動。

所以,對俄羅斯而言,只要各戰線和烏克蘭糾纏,不以佔領烏克蘭更多土地為目標,而是能阻礙烏克蘭反攻,便是間接阻擋北約援助,最終烏克蘭的戰爭資源將會耗盡。

因此,俄羅斯那時的戰略目標,是用最小的代價消耗烏克蘭有生力量和北約的戰爭潛力。

現在美國現撤走援助轉而支持以色列之際,俄羅斯的戰略是以殺人而不是奪地為目標的進攻,殺人愈多,烏克蘭可反擊的力量就愈弱,戰線被反推的可能就愈大,援助也將更少,形成惡性循環。

這對澤連斯基政府是一個必敗的格局,如冒險進攻自會死得人多,俄羅斯好整以暇,更易防守;如不反擊拿出成績,KPI不合格,就會導致西方想要放棄這個賠本買賣,而且一旦失地愈多,西方有關烏克蘭貪腐的指責就會喧囂直上。

更可悲的是澤連斯基政府是一個傀儡政府,他們在戰場不利的情況下,無法像去俄羅斯以退保存有生力量一樣,只能硬着頭皮進攻。

在以巴衝突前,歐美還支持烏克蘭的時候,俄羅斯是深挖溝、廣佈雷,以逸待勞等烏克蘭送死。

當以巴衝突起,歐美顧不過來烏克蘭的時候,俄羅斯就攻其必救,炮彈洗地,等烏克蘭增援,再大規模殺戮。

所以,現俄羅斯無論防是攻,都佔據主動,而烏克蘭的戰損也一定會高於俄羅斯。

很早之前我已寫過,作為棋子的烏克蘭一定是最大輸家,人材跑了、土地丟了、經濟垮了、資產賣了、設施毀了、軍人死了……最後的最後,還要被逼着簽停火協議。

結論就是,烏克蘭戰爭現在進入垃圾時間,結局已寫好了,當烏克蘭打到最後無兵可用,或美國找到下台階時,就是戰爭的結束。

文:悠 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