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硝煙的教育戰 文:鄧家豪

荷蘭禁止非歐盟學生進修「敏感」科目

荷蘭教育部早前表示正研究立法審查報讀技術領域大學課程的非歐盟學生,不少人認為此舉足見歐美在晶片及高端技術領域進一步圍堵我國。莫論荷蘭當局如何解釋有關措施非特別針對我國學生,廣大學子必然受此政策影響。荷蘭政府認為高端技術相關學科關乎國家安全或龐大經濟利益,出手立法監管收生,再一次證明教育並不「政治中立」。

教育無關政治?

教育影響一個國家的新生力量,為經濟體培育人才,非但不是架空一切的超然存在,而是與經濟、人文、科技和政治密不可分的關鍵領域。倘若諸國競爭不激烈,只是暗中較勁,荷蘭當局應該不會祭出這種粗暴干預大學收生的政策。然而,步入大爭之世,意圖壓制我國發展的國家已多次自打嘴巴,摒棄對外宣揚的各種公平主張或原則,以近乎野蠻的手段打擊我國,教育領域成為更火熱的戰場乃意料中事。

一些市民未必留意到沒有硝煙的戰爭,或對教育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如此重要的領域竟可以在大國爭鬥時置身事外。其實環球政治和經濟形勢風雲詭譎,每個領域都勢必參與此大棋盤,儘早令市民明白和適應這種態勢方為上策,可保輿論陣地。

積極建構教育話語權

學校不但是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培養學生價值觀及民族意識的搖籃。若社會大眾無法清晰掌握學校的社會職能,甚至抗拒學校發揮教授知識以外的功能,將令國家處於被動的戰略地位。最後,市民大眾及莘莘學子將因為這種離地的思維受害,故此及早宣傳有關教育的角色刻不容緩。
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不同教育機構領導人有責任保護及發揮整個教育制度,培育人才,以貢獻國家發展。思考政策和教學內容時,相關管理者應顧及國家發展和國家安全,明白論述及科研能力兩方面將深深影響國家未來。主導教育話語權,將使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獲得先機,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人工智能影響教育話語權

基礎教育影響一代人的成長及思想,高等教育影響人才流向及經濟發展,教育話語權的力量無遠弗屆。教育話語權建基於論述基礎和表達技巧,要數當前最影響教育話語權的事物,莫過於如何使用人工智能輔助老師和教育學生,其影響極其深遠。

韓國政府早前宣佈將大規模採用人工智能輔導學生,其中一項「好處」乃人工智能可更有效照顧每個學生的獨特學習需求。韓國踏出第一步,其他地區或國家隨時跟進,隨時成為燎原之勢。

人工智能歸納資料,反饋意見的功能強大,假以時日,其「權威」比搜索引擎過之而無不及。若人工智能提供的教學內容、資訊或觀點偏頗,又假若其廣泛影響教育工作者及學生,後果將極其嚴重且難以扭轉。筆者認為當局必須及早組成專業團隊研究及應對,因為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將是教育話語權的必爭之地。人工智能改變教育生態的同時,也一定改變下一代,也即影響國家的未來。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