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2021熊市年後展望2022 文:藺常念

12月31日,202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恒生指數收市報23,397點, 升285點, 成交576億元。
12月31日,202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恒生指數收市報23,397點, 升285點, 成交576億元。

2021年是令人想忘記的一年。年初港股氣勢如虹,在農曆新年後,2月18日,恒生指數創下31,183點的2021年高位。科網股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都升至歷史高位,可惜好景不常,自2月下旬開始,港股開始調整。最初是美國利率趨升,10年聯邦儲備孳息升至1.7%,投資者沽股票,轉投穩定收入資產。美國巨型科企蘋果、谷歌、微軟、面書等大幅下挫,拖累港股表現。第2季港股進入調整期,恒生指數跌至28,000點,從第一季高位回落3千多點,跌幅10%。6月底恒生指數仍在29,000點以上,港股仍然未進入熊市。

港股進入第3季度急轉直下。滴滴出行不理中國網信辦勸喻,趕在6月底在美國上市,海外投資者急速套現,引來中國監管當局的怒火,立即把滴滴應用程式下架,進行深入調查,嚴重打擊市場對中概股的情緒,中概股大幅下挫,拖累到香港上市的科企,結果是滴滴最近宣布從美國退市,改為香港上市。但隨着而來一波又一波對網絡及其他範圍的監管,令港股一浪又一浪下跌。政策風險成為影響港股最重要因素,首先是對巨型網企所謂平台經濟反壟斷整頓,禁止巨型科網企業的壟斷性行為,例如2選1,及隱蔽屏障等,之後又對網遊進行大力度整頓,嚴厲限制未成年人士打機時間。另外限制補習社運作,一些教育股急挫90%。恒生指數由2月18日高位31,183點,跌至12月20日低位22,665點,跌8,518點,幅度達27%。

展望2022年,不利港股的因素仍然困擾港股。首先是新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令環球感染人數再創新高,多國再度封城,國內每日感染人數升至2百多人,香港每天也有十多人感染,主要是新變種Omicron。Omicron肆虐,令環球經濟復蘇受阻,加上美國聯邦儲備局突然轉鷹,而因應供應鏈受阻,消費品價格亦上升,通脹加劇,利率上升,聯儲局大幅減少買債,明年勢將加息。市場預計明年極有可能加息3次,幅度達3/4厘。成為環球股市不利因素。

Omicron對中國疫情的影響,現在才開始,不知道會怎樣影響到國家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復蘇勢頭已經放慢,11月消費開支升3.9%,速度放慢。 外貿進出口,首11個月仍有22%增長,但增速已經放慢。國家可能要加強刺激經濟措施才能保持經濟增長在6%。李克強總理最近降低長期貸款準備金,增加貨幣供應,放水養魚。

但另一波金融危機已經燒到,內房的債務問題困擾國家政策官員。有3分之1的高息內房債已經違約。恒大、佳兆業等怎樣完成手上的地盤,交樓給市民,是一大經濟危機。

至於龍頭的科網股前景仍然未能樂觀,因為中央的共富政策,限制了巨型網企增長。騰訊、阿里巴巴紛紛捐出1千億元人民幣去支持中小企。騰訊把持有的京東股份分派給股東,是看淡科網股前景。以前巨型科網企業可以靠併購來壯大,但現在已經不可能,嚴重限制了科企增長的前景。

投資者只可以留意一些國策支持的股份,例如新能源股,半導體及電動車等板塊,但這些市值都不大,不能支撐港股上升。另一方面投資者可以留意一些股價不會上升,但派高息的股份,這板塊包括藍籌金融股、地產股、公用股及一些穩定工業股。

展望2022年,港股只能在低位徘徊,波幅在21,000點至27,000點。投資者要自求多福。

文:藺常念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