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北京冬奧的外交抵制 肯定不會影響今屆冬奥順利舉行 文:謝悅漢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說,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90個國家的大多數政府,沒有選擇加入對北京冬奧會實施外交抵制的行列。據路透社報道,巴赫周二(14日)告訴德國廣播公司,大多數國家都支持冬奥會,這些國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支持他們的奧運隊伍,讓他們的運動員能夠實現他們的奧運夢想。

巴赫強調,國際奧委會對奧運會負有責任,但認為奧運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這是被誇大的。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最近因中國的人權記錄宣布對2月4日至20日的北京奧運會實施外交抵制。在歐盟,法國等國家一直在尋求歐盟的共同回應,但是否加入外交抵制行動,歐盟內部仍存在分歧,擔心中國的報復行為會損害貿易。

美國連同其親密盟友抵制北京奥運,很明顯是人為和政治操作影響奥運,自現代奧運復興以來,不斷遭受國際社會環境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抵制運動。儘管國際奧委會一直倡導奧運會不受政治干擾,但還是風波不斷。

冠狀病毒已經使東京奧運會延遲了整整一年多,但最大的危機卻來自於人為的、政治的干擾。巴赫在國際奧委會會議上的開幕講話中承認了這一壓力,他在哀嘆:「越來越多的人將體育用於政治目的,已成為我們最大的挑戰之一。」

翻看奥運歷史,第一個遭到抵制的奧運會是於1936年希特拉德國舉辦的柏林奧運會,但最終沒有受到抵制。然後於1956年,在墨爾本舉行的夏季奧運會第一次在國家層面上被抵制,因為蘇伊士運河危機,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宣布不願和英法兩國同時出現在奧運賽場,拒絕參加奧運會。

1976年的蒙特利爾奧運會遭到了大多數非洲國家的抵制。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抵制,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宣布不參加莫斯科奧運會。四年之後,蘇聯宣布抵制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作為對西方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的回應。

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之前,也有一些國家提出抵制北京奧運會,但仍有204個注冊成員(國家和地區)全部參加了北京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為參賽國家最多的一屆奧運會。

本人深信北京冬奥會將如期舉行,昨日俄國普京總統與習近平主席通電後表示,會出席冬奥會(於2022年2月4日至20日舉行)開幕儀式,相信未來兩個月陸續有國家表態支持。其實運動比賽根本不應與政治混為一起,但世事無絕對,我反而深信中國因成功舉辦冬奥會後,將來會激起全國人民喜愛冰雪上運動,可預見這項運動會帶來新的滑雪運動風氣,亦製造出龐大無限商機。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