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昨日(2日)舉辦記者會,公布該省15歲少年胡鑫宇失蹤命案的調查結果,所有關鍵證據都指向:胡鑫宇是死於自殺。這宗本來相對簡單的案件,卻在內地的網絡輿論場中,掀起巨浪,成為近一段時期最受關注的一宗輿情事件,給內地地方政府上了重要的一課。
官方人民日報客戶端事後發表了「人民銳評」,其中提到,「公眾的關切,媒體的參與,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相關工作進程,促使相關方面更加注意搜尋工作的公開透明。一些媒體的跟蹤報道,不僅側面反映出各級部門的堅定態度,搜尋人員的巨大努力,也通過客觀事實,對胡某宇自殺前的狀況和前期官方通報進行了補充驗證,為真相早日大白,打下基礎。」又說,「對於公共事件,從一開始就要保持公開透明,直面社會的關注,堅決打擊造謠生事者,才能撥雲見日,進一步凝聚共識、贏得信任。」
胡鑫宇失蹤案,由一宗簡單的案件,逐步演變成全國網絡聚焦事件,並且在海外的媒體和網絡上也引發一定關注,更加導致大量謠言、傳聞在網絡上廣泛流傳,令當地民眾不相信當地政府和警方,進而形成一股強大的網絡輿論力量,引發更大的關注。
回顧這一過程,導致這樣的結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地政府在處理這宗案件時,一直拒絕面向公眾,遮掩事件的調查進度,甚至阻止、壓制媒體到當地訪問,跟從報道事件。而其結果是,官方越是遮掩,媒體、網絡對事件的關注度越高,網絡上的議論越多、詰問越激烈,同時也為各種謠言的生成創造了條件。
相反,當江西省公開地舉辦記者會,坦誠地將事實真相,將調查的進度,呈現在媒體面前,並且公開地承認當地政府、警方在調查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甚至過失,事件很快就真相大白,輿論壓力迅速地消解,各種各樣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人民銳評」肯定媒體參與的積極作用,亦強調政府處置公共事件公開透明的重要性,可謂點中事件的要害,這一事件也為內地地方政府上了重要的一課。
與西方許多國家和地區所不同的是,內地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抱持着濃厚的「父母官」的思維模式,政府官員包攬一切,地方事務無論鉅細,都要由當地政府包攬,甚麼事都由政府管,甚麼責任也都由政府揹。因而,遇到一些公共事件,往往不願意公開任何細節,不願意承認一些政府部門存在的過失、過錯,甚至連社會上存在的問題,也不希望向公眾公開,不希望產生公眾議論。
然而,這樣的思維模式其實十分落後,不利於分明權責,也不利於解決問題。政府不需要包攬所有的事情,也沒有必要承擔所有的責任,凡事都可依法、依理、依規去做,讓應該要承擔責任的人承擔起應有責任,做到權責分明,才有利於社會發展。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時代,政府不可能壓制所有的網絡輿論,再以過去的方式處理公眾關注的事件,往往會令政府處於被動,甚至導致信任危機,令政府很難有效管治。
以胡鑫宇失蹤案為例,胡鑫宇失蹤後,社會輿情關注為何搜尋兩個月沒有結果,其中到底涉及到哪些問題?是警方調查不力?還是有些官員未能盡責履職?或者還有其他的原因?當地政府只要坦誠地面對公眾,讓需要負上責任的人或部門承認錯誤,負起責任即可。承認過失,懲治失職者,不但不會令政府威信受損,反而有正面的作用,根本毋須遮掩。
胡鑫宇事件也引起社會公眾對教育、學校管理,以及青少年成長問題的關注,而這些問題並不都是政府的責任,當地政府也沒有必要遮遮掩掩,反而讓其放在陽光下,讓媒體和公眾參與其中,可以更好地看清問題所在,也有利於解決問題,對社會發生有正面的作用。
事件在網絡上受到廣泛關注後,當地政府不僅沒有主動公開調查進度和內情,配合好媒體做好報道,反而進一步掩蓋事件,阻止媒體到當地訪問,結果越是掩飾,就越容易引起猜疑,引發民眾對政府更大的不信任,導致危機。從胡鑫宇事件中,內地的地方政府應思考謠言為甚麼會產生的問題,政府公開透明地面對公眾,積極配合媒體,才是肅清謠言的最佳辦法。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