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已故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舉辦了隆重的國葬。這是自1965年為前首相邱吉爾舉行國葬之後,57年來自次舉行國葬,也可能是有史以來英國最大的國際活動。伊利沙伯二世可以說是現存的君主制國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有個人聲望和魅力的人物,英國以極其隆重的國葬儀式,送走伊利沙伯二世,也送走了大英帝國僅存的一點餘暉。
伊利沙伯二世的國葬儀式於當地時間19日舉行,官方估計有200萬民眾在倫敦夾道相送,全球有41億人透過電視觀看儀式。
伊利沙伯二世在位70年,被稱為「現代英國的基石」。伊利沙伯在位期間,也是英國從日不落帝國走向互解的過程,她的一生,履行了虛位元首的特殊角色,維系了英國的穩定,更加化解多次王室醜聞引發的危機,維護了王室的榮譽,同時也維護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如果沒有伊利沙伯二世以個人魅力和道德力量作為支撐,很難想像英國的今日會變成甚麼樣子。
伊利沙伯二世的去逝,也引起人們對英國未來的一些擔憂。繼任者查理斯三世的個人聲望和在英國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無法與其母親相比。到底他還能否憑籍自己的力量,讓其母親身上所代表的英國昔日輝煌的餘暉持續下去?人們並沒有太大的信心。而在沙利沙伯二世去逝之後,王室內部的關係將會出現甚麼樣的變化,甚至君主立憲制還能不能維系下去,也引起不少人的疑惑。
伊利沙伯二世的國葬儀式吸引了眾多英國民眾,全世界也有許多人透過電視、互聯絡觀看了這一盛大的儀式,令英國在哪一刻,再度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伊利沙伯二世受到的禮遇,主要源於她個人的修養和人格魅力。但正處在內憂外患之中的英國,似乎已經很難再從女王身上,獲得多大的力量,以擺脫逐步走向衰退的困境。
伊利沙伯二世去逝之前,英國剛完成了一次首相的人事更替,前任首相約翰遜,以脫歐領袖的身份,走到英國政治的頂峰,但脫歐不僅未能讓英國重新振作起來,反而跌入更快的衰退。今年初爆發俄烏戰爭,英國作為美國的盟友捲入其中,又令英國出現嚴重的高通脹,國民怨聲載道,最終約翰遜因抗疫不力以及派對鬥醜聞而下台,令英國出現政治危機。
接替約翰遜的新任首任卓慧思,是一位存有爭議的人物。而且,她所接管的英國,正處於經濟不振、通脹率高升,食物、能源供應不穩價格飛漲,多個行業工人大範圍罷工的困境之下,到底她能否解決這些問題,帶領英國走出困境,實在令人感到懷疑。
國際大勢正處在百年變局之中,整體呈現出東升西降之勢,尤其是歐洲正面臨十分困難的處境,英國逐步走向衰退的趨勢十分明顯,而英國似乎也還未找到一位能夠帶領英國走出困境的強勢人物。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逝去,帶走了英國帝國時期留下的最後一點輝煌,英國以盛大而隆重的國葬儀式,為伊利沙伯二世的一生作了一個終結。而伊利沙伯二世的個人魅力的餘暉,對英國擺脫衰退困境,還能有多大的助力,則令人存疑。
文:文 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