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香港通縮年代的情況 文:寒柏

近年,內地出現「通縮」的現象。儘管在平均物價數據上還不算明顯,但各種消費品都在減價促銷,「內捲」的情況非常普遍。

有金融界人士非常擔心現時內地出現「通縮」的情況。一般而言,大家當然是希望物價可以相對保持穩定。根據經濟學者的經驗所得,我們可以保持溫和的「通脹」,即變相默許國家之貨幣對物價作出長時間的輕微貶值,但我們要盡可能避免「通縮」。

普遍學者認為,本來「通縮」就是物價便宜了,理應對消費者有利。但由於物價越來越便宜了,即「錢重物輕」,消費者反而傾向儲蓄,情願把錢留着而不願消費。資方及生產方則因需求不足而不願投資及生產,並會縮減人手而進一步削弱國民的消費力,這「經濟收縮」的情況形成了一個「死循環」,最終會導至經濟衰退。

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式」的「小型經濟體系」,除了過去20年資產泡沫的大升浪之外,早年其實經歷了不少風浪,對上一次曾在「亞洲金融風暴」後出現「通縮」情況。重看這段香港歷史,或許會對內地的經濟情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香港的經濟衰退,始於98年的金融風暴。當時GDP大跌5.9%,個別季度的跌幅更是驚人。及後,儘管GDP亦曾出現過超過2個季度的收縮,但於98年後都保持了年度的「正增長」,即再沒有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

為何當年由98年起至03年左右,我們都感受到經濟衰退呢?當時,樓價持續下跌,於在99年出現過短暫的反彈後便繼續尋底。股市則在98年金融風暴後有幸承接環球科網股最後一浪熱潮,卻於00年後亦出現泡沫爆破。00年至03年起進入「股樓齊跌」的年代,香港市民當然感受到這份經濟衰退的壓力。

此外,通縮由99年起持續至03年。即使香港經濟數據仍保持正增長,但特別是00年至03年,「股樓齊跌」再加上通縮,大家自然感受到經濟在收縮了。

當時已故股評人曹仁超有一金句:「賤物鬥窮人」,正把這情況描述得非常生動有趣。當年,即使物價越來越便宜,但很多市民都是「負資產」,又擔心公司裁員,對前景感到非常不明朗。生意人就只能不斷透過減價促銷,非常難捱。據筆者當年的觀察所得,那幾年間的營商手法就是以減價為主旋律。減價不一定能夠可以促銷,但若不減價則連生存空間也可能不保。整體來說,大概等到06至07年間,香港坊間的物價才開始出現不明顯的輕微增幅;普遍商家由98年起劈價,直至差不多10年後,才重新考慮或可以嘗試加價。

為何香港的通縮情況這般嚴重?由於香港整體樓價由98年起至03年便反幅下跌至7成左右。在這期間,香港要保持聯繫匯率,不能貶值,便只能減物價。物價又好,樓價又好,都不可能一、兩年間便完成俱意義的調整,便只能以每年遞減的方式進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明明經濟有所好轉,於04年起平均物價亦有所回升,但當年普遍市民「見過鬼都怕黑」,即使港府收緊土地及房屋供應,樓價於之後幾年亦不過是出現溫和的漲幅。等到09年後美國以量化寬鬆救經濟,本港樓市才真正超越97年高位,樓市泡沫才開始越吹越大。

由此可見,一旦出現「樓市崩盤」及「通縮」,要國民對樓市重拾信心,或要物價重拾升軌,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以香港的經驗來說,樓市下跌造成的「經濟衰退」及「通縮」算是十分可怕。即使GDP保持增長,亦不能掉以輕心。正如現在,內地整體經濟保持了5%左右的增幅,但相信普遍國民只會感受到那份「內捲」的壓力。

另外,參考當年香港的情況,在「通縮」期間,仍總會有人受惠:

其一、於政府工作的人,或有份參與政府基建投資的一群人都會受惠。由於他們有「鐵飯碗」,物價越便宜對他們越有利。筆者亦認識不少於02年至03年期間拿着「鐵飯碗」並安心「掃貨」的朋友。此外,於99年入市的一班,即使期間樓價曾下跌,但於09年前後,大都「翻身」而「大賺」。

其二、當時本港樓市下挫,但北上做生意的一班廠家其實尚是有利可圖。由於當年內地經濟起飛,無論是相關的貿易商、廠家、銀行及專業人士都不愁衣食。

以香港當年的情況,我們可以有以下一些總結。

1. 通縮期間,整體經濟仍可以保持增長。只是經濟結構在重整,大部份人都未必能受惠。當年即使有部份港人「吃飽」,但整體經濟環境仍是非常不濟。

2. 通縮持續了6年,但真正最痛苦的是「股樓齊跌」的最後3年。另外,單是股市興旺亦不行。當年,科網股熱潮亦只能帶來短暫的復甦假象。用一個新泡沫,始終不可能抵銷另外一個泡沫爆破後的影響。

現時,內地整體的做法,似乎是把正在「內捲」的各行各業,盡可能「捲出去」。當年,部份港人因做內地進出口生意而大賺。如今,內地則或可透過「輸出」各行各業的「過剩產能」而站穩陣腳。中國出口的產品及服務遍及各行各業,而且「性價比」勝過不少國家,絕非當年的香港可比。最終因「捲出去」可受惠的行業及老百姓,比例上亦應該比當年香港多。

另外,中央政府的債務水平仍是非常低,在需要時候,尚可透過發債以減輕某些省份的融資成本及壓力。整體而言,內地政府仍可透過公共開支支持經濟增長。但據香港當年的經驗來說,這方面的政府支出或可為社會帶來穩定,但對推動經濟的幫助未必會很大。

最後,很多人當然希望內地政府在樓市泡沫爆破後,至少可以放寬一下對股市的監管。但據香港的經驗所得,一個新泡沫始終救不了早前的泡沫爆破。

反觀,過去幾年來,美國卻似乎不斷以製造新泡沫的方式支撐經濟。早年曾大力推銷「頁岩氣」。當油價上漲時,即連美國傳統石油公司也要賺大錢。這「新技術」搞了很多年,但最終仍是問題多多,更惶論取代傳統石油及天然氣了。疫情前後,美國金融市場便興起「元宇宙」及「區塊鏈資產」的玩意。「虛擬貨幣」及「資產」使一批人暴富,但泡沫過後仍沒有改變世界。直到去年,當「虛擬貨幣」圈子內的「騙局」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美國創科界便推出CHAT GPT,算是帶起人工智能應用的革命;美國吹出來的「金融泡沫」一個接一個。

內地專注實體經濟及貿易,着眼於生產及技術應用之不斷完善。美國則致志力創造紙上財富,醉心於推出「劃時代」的新科技革命。兩個超級大國,可算是各走極端。

當然,我們不能假定大搞「虛擬經濟」的必敗。內地企業及投資者亦不會樂見股市低迷的情況。股市行程低迷,除了少了「財富效應」之外,更會影響各大小企業的集資能力。很多時候,在美國主導下,往往可以透過各種手段影響環球資金流向,從而動搖其他國家之實體經濟根基,算是「以虛勝實」、「以不足勝有餘」。

雖然內地的經濟發展模式比較合理,但暫時我們尚不知「鹿死誰手」。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