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補習中心也要「點人頭」 文:鄧家豪

9月15日,為學校「點人頭」的重要日子,教育局一如以往會派員陸續到學校點算學生人數,結果關乎「開班」數目乃至學校存亡。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辦教育或學校的初心是照顧學生學習需要,要確保教育符合質素。如學校規模太細、人數太少,對學習質素有一定影響」。不止學校要「點人頭」,補習中心開學後也有同樣需要,以免「班不成班」,因爲學生人數影響任何教育機構營運成本、教學設計乃至教學質素。

補習中心提供較實惠的校外教育服務

香港家長非常注重子女教育,十分關注子女的個人學習需要,「補習」需求龐大。相對聘用私人上門導師,在補習中心上課是比較實惠的選擇,能減少家庭負擔。就以聘用一名上門補習導師每天輔導2小時為例,一個月支出往往要四千到五千元,而不少補習社的「功課輔導班」只要每月兩千到三千元。另一方面,不少補習中心能提供較多學習資源,如各種練習、教材和筆記,進一步減少家長額外選購不同教學資源的支出。由此可見,以「班」為單位上課,導師成本由多位學生分擔,每個家庭的財務壓力都減輕不少。然而,「成班」的學生人數是維持較低學費的關鍵,補習社開班前必須「點人數」,否則隨時虧本收場,影響營運。

以「班」為教學單位,發揮朋輩效應

相比私人上門補習,補習中心能運用「朋輩效應」(peer effects)此不可多得的教學利器。補習中心的學生與同齡人一同學習,導師有效地管理「班」時,可激發學生的競爭精神和學習動力。學生也可透過觀察和模仿其他學生的學習行為來提升學習效率,獲得單獨學習所沒有的益處。

學生在家補習,容易接觸娛樂設備,難以轉換適當的學習心態,影響學習效率。另一方面,上門補習導師也不容易在學生放鬆身心的家建立適合的學習氣氛,也無專人定時監督其教學安排,教學質素成疑。

補習社容易被監管

而補習社由於其規模和營運模式,更容易接受公眾和政府監管,意味著其課程內容、教學質量和營運方式都能受專業人士持續檢查,從而確保學生的權益和教育的質量。有效監管機制不僅可以避免浪費教育資源,還可促進業界專業發展。業界與當局可以就教學標準設計指引,並按照指引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和培訓,監督同業持續提升教學質素。

補習社也有較完善的管理機制,要按法規納稅、購買必要的保險、有系統地管理員工及保護知識產,對學生、家長、教員乃至社會都要負上不同責任。補習社由於其營運模式,更容易「有王管」,是當局管理校外教育及培訓的重要骨節。

還補習社一個健康經營環境

補習社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滿足其課後輔導需要,解決不少家庭一大難題,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對社會都具有重大價值。然而,由於補習界(社)一直被視為一般商業服務,其重要社會職能被忽視,以至其陷入惡性競爭,業界權益沒有足夠保障。筆者建議應當細心檢視現行發牌及監管機制,還業界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經營環境。希望新學年各位優秀同業能順利「開班」,發揮「班」的優勢,教好莘莘學子,服務社區。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