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電影《梅艷芳》上映後受到好評,讓觀眾回憶起這位叱吒香港娛樂界的一代巨星,緬懷她過往的光芒之外,亦讓不少觀眾懷念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憶昔撫今,感慨萬千。梅艷芳的傳奇,無疑是時代的產物,正是她所處的那個時代,成就了她的一生,同時也與她本人不認命、不服輸,敢於拚搏的個性分不開,而香港之所以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實現騰飛,正是靠千千萬萬個不服輸、不認命,拒絕「躺平」的香港人,共同奮鬥出來的成果,與其懷昔悲今,倒不如重拾昔日的拼搏精神,重新振作起來,再創輝煌。
電影《梅艷芳》再現了一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繁榮熱鬧的彌敦道,中西文化薈萃,生機勃勃的娛樂圈,一位家境貧寒,4歲起就要與姐姐一起賣唱養家的小女孩,努力學唱日語歌,後來又因為聲帶生繭,差一點就被捲入滾滾人流,成為一位工廠打工妹,走向平凡。但就是憑藉着一份對娛樂事業的執着,一顆不認命,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逆着人流,參加新秀歌手比賽,成就了一代巨星梅艷芳。
梅艷芳的傳奇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香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中西文化薈萃,令這個彈丸之地文藝創作異常發達,創作出紅極一時的許多經典名作,也造就了梅艷芳、張國榮等多位紅遍亞洲的一代巨星,許多經典名曲直至今日仍然感動人心。電影《梅艷芳》讓觀眾久久回味的,不僅僅是梅艷芳一生的動人故事,還包括穿插整個故事的一首又一首的經典名曲,《心債》、《壞心孩》、《夕陽之歌》……,動人心弦。
電影《梅艷芳》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導演和演員們的精彩表演,故事情節的起伏轉折,讓熟悉和不熟悉梅艷芳故事的觀眾,完整地透過電影看到了一個熱愛舞台,把自己嫁給舞台的梅艷芳,最能觸動人心的就是,電影再現了昔日香港的生機而活力,讓人產生懷昔悲今的感慨,觸動了許多香港人心底最柔弱的神經。
確實,梅艷芳的故事,不僅僅是一代巨星的故事,更加是一個時代的故事。脫離了那個充滿生機,被人形容是滿地是黃金,又燈紅酒綠,充滿創意的時代,梅艷芳不論個人怎樣努力,恐怕也不容易取得成功。如果沒有唱片公司老闆的惠眼,把中低音的梅艷芳從眾人中挑選出來,如果沒有著名時裝設計師Eddei的專業精神,以及台前幕後眾人的努力,也不會有梅艷芳的成就。
今天的香港人觀看電影《梅艷芳》,慨嘆香港已回不到過去,因而產生懷昔悲今的情感。其實,時代雖然已經改變,但新的時代並沒有特別虧待香港,事實上,今時今日世界正處於向第四次工業革命過渡轉型的節點,市場在轉變,生產、生活模式都在轉變,機遇很多,但機會只會留給敢於創新、敢於接受挑戰,而且能夠堅持不懈的人。
當香港許多人看到韓國文創不斷推陳出新,看到深圳科企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看到新加坡超越了香港……,靜心地比較一下,不難看到,香港之所少了創意,少了驕人的成就,失去梅艷芳時代的輝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香港人自己已經失去了梅艷芳以及當年許許多多香港人身上的拚搏奮進的精神。
今日的香港,當教育局局長慨嘆年青人中出現「躺平」風氣,沉溺安逸享樂,不思奮進,而擔心出現更嚴重的社會問題之時,香港市民真的有必要振作起來,觀看《梅艷芳》電影,更須從梅艷芳身上找回香港人不認命、不服輸,不畏艱難,拼搏奮發的精神。香港的成功是幾代香港人靠這種精神創造出的成就,新一代香港人,要找回這種精神。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