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反思現代學習方式 文:鄧家豪

第三十三屆書展完滿結束

為期七日的香港書展(第三十三屆)於7月25日完滿結束,每年書展都是匯集世界各地作者,出版商和讀者共同品味創作和交流知識的文化盛事,今年吸引過百萬人次入場,逾十萬旅客參加,非常成功。

不少家長把握機會在書展搜羅心頭好,同時鼓勵子女多閱讀。眾多家長和學生參加書展,或多或少意味紙本書依然是學生吸收知識的重要渠道。然而,現代社交媒體和線上資訊平台已經滲入每個人的生活,學生早已習慣透過網路視頻和線上媒體獲取資訊,那麼閱讀紙本書或電子書還能如何影響學生學習?

《娛樂至死》看現今學習方式

談及媒介和資訊傳播,筆者想起尼爾波斯曼(Neil Postman)於1985年所著的《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娛樂至死》以鋒利的筆觸揭示現代社會娛樂過度的現象,並批評當代的學習方式。波斯曼認為隨著科技發展,娛樂形式日新月異,人們的注意力被各種各樣的娛樂方式吸引,致使我們難以深度學習和專注閱讀。學生乃至整個社會傾向「娛樂」,知識碎片化加劇,將衝擊學生建立知識基礎及終身學習能力。

與傳統書本相比,多媒體學習提供學生更豐富的視覺和聽覺體驗,使學習變得更為生動和有趣。為了增加學生學習動機,一些教育工作者或教材設計者嘗試在教學過程加入更多娛樂元素。學習「娛樂化」持續,可能使學生忽視了學習的真正目的。這種娛樂化的學習方式往往只能傳遞較淺薄的知識,若學生因而本末倒置,追求娛樂而忽視深度學習和思考,不良影響顯而易見。

另一方面,學生早已習慣走出課室,以互聯網為吸收資訊和知識的重要渠道。隨AI、搜索引擎、社交媒體、自媒體和網媒進駐每個人的生活,大量情緒化、以偏概全,甚至弄虛作假的資訊泛濫成災,令人難辨真偽。受多媒體洗禮,學生更容易被譁眾取寵的內容吸引,邏輯思考和分析能力同時漸漸減弱。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正可裝備學生歸納、理解和分析資訊的能力,令其可以明辨是非。

鼓勵閱讀比以往更為重要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生每天吸收海量資訊,量多質低儼如常態,最糟糕是學生被資訊海洋淹沒,開始失去研究精神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不單是希望學生吸收知識,更重要是養成一種耐心理解,認真求學問的探究精神與習慣。若新一代的專注力持續下降,甚至無法理解較多、較深入的資訊和知識,社會的創造力定將枯竭。

願每個人把閱讀當作最美的旅行,以《娛樂至死》為鑑,反思我們的學習方式,重新認識書本和文字如何重要。習慣閱讀,令我們在適應速食文化之餘,保守在浩瀚知識之海遠征的氣魄與能力。請教育工作者幫助學生以閱讀為道,以學習為路,以知識為航標,探索世界的無窮奧秘,開拓人類前方的未知世界。

期待更多學生參加來年第三十四屆書展,開展一趟又一趟豐盛的文字之旅。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