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相熟政界好友告知,政府官員最喜歡在立法會帶議員「遊花園」,打官腔拖時間,「等因奉此」、「因循茍且」搪塞敷衍了事,這些庸官懶官不知「恥」為何物,看看「傷港電台」多年來由美籍華人把持,至去年這位台長才被撒換,便知我所言不虚。
日前出戰新界西南區立法會議員席位三名候選人,談及荃灣區有不少舊樓,日久失修,如何規劃和重建,是區內居民都十分關心的問題。荃灣「三無」舊樓林立,多年來談改善得個講字。他們都認為政府應加快荃灣、葵青市區重建及舊區更新,多元開發土地,增建公營房屋,兌現三年上樓承諾,但同時要妥善安置受影響居民,包括原區安置,減少對居民就業、生活影響。事實上,港九各區都存有不少舊樓和劏房問題,市民看不到有改革的曙光和希望。
亦有候選人指出,目前荃灣重建將迎來曙光,政府已開始對該區進行土地用途重建、道路、休憩空間及社區設施等的規劃,2023年將完成制訂重建藍圖。他希望,這一次的重建是全盤整體的規劃,能為全區注入新的動力,把荃灣舊區打造成更宜居的地區。
香港總面積有1,106平方公里,真正用於道路及房屋用途的土地只佔四成多,為何多年來不敢動用餘下的五成多土地,就因為遭受環保及利益團體反對,結果是「山不能移,海不能填,樹不能斬」,真是怪事一宗。
特首林鄭提議要花巨資填海打造一個人工島「明日大嶼」,為何不能動腦筋去開發大嶼山,請教各位高人給予解釋和答案。大家可能不知,政府由規劃開發一塊土地或區域,用予規劃便需花費三、五年,尚未計平整土地、起樓審批、招標、建樓時間,這些公文審批過程便拖延所有建樓項目,尚未計往日政府在立法會申請撥款時,遭受攬炒派議員百般阻撓,以上可說明為何市民要輪候公屋多年未能上樓,以及私樓樓價高企原因。
請問政府有能力和决心去大刀濶斧整頓「教育、醫療、司法和公務員系統」等重大問題嗎?參政立法會議員肯為民發聲和監督政府改革嗎?作為一個小市民都可看到和指出這些問題,高官和議員們可以不知情嗎?
香港自回歸25年,已落後一河之隔的深圳和競爭對手新加坡甚多,原因太多毋須多言,香港是否應急起直追,相信是所有市民和選民對未來立法會和新特首及新政府班子的期望。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