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公頃引發的思考問題 文:陳進雄

政府決定9月1日收回粉嶺高球場的32公頃的用地,但現時還未落實如何運用。 政府早前提出會利用當中的9.5公頃用地興建公屋,大約可興建12,000個單位,供約33,600人居住。我個人認為回收後的高球場能否舉辦國際級賽事並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保護生態環境的態度,以及理性地處理長遠性的房屋問題。

首先,政府要是有心解決房屋問題, 根本不需用到這9.5公頃的土地。 根據政府資料顯示, 香港已發展的土地大約佔全港土地面積約25%, 即是還有75%未被開發,這些未發展的土地包含草地、林地、灌叢等;另外,香港土地面積約有41.5%(約11.4萬公頃)屬郊野公園及其他保育地區。如果政府這次真的要興建高密度的大廈, 這同樣可以開發較低生態價值的郊野公園邊緣土地,基本可以解決香港土地問題,一段長時間也不愁沒有建屋土地。

再者,現時土地的運用情況亦不是十分理想,在市區也不難發現一些丟空已久的舊校舍,設施簡陋的露天停車場,以及被鐵絲網圍住的空地等。這些土地大多數已有基本的水電供應、排污渠道及交通配套等設施,又清楚該土地的環境資料,影響生態環境的問題會少很多,要改動發展一定比高球場快及容易。

我們還可以加快重建項目,將舊式大廈重建,除了可以幫助這些住在舊大樓的居民改善居住環境之餘,亦可以消除危樓的意外隱憂。重新興建的大廈還可提供更多的單位,紓緩房屋緊張的情況。甚至乎將政府少於七層高的單幢建築物改建成更高的綜合大樓來釋出土地。

以上種種理由都說明了一個事實,我們還有不同的選項去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不用現在就要馬上在高球場起樓。如果政府的發展計劃有失誤,這會影響到周邊的物種,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可藉此思考一下香港的土地運用問題,香港是否真的沒有土地建屋?有沒有善用土地?是否只要起樓,什麼生態環境也可不顧?房屋問題究竟是供應不足? 還是市民不能承擔?希望大家可以理性一點,不要因這9.5公頃的土地,而再次撕裂社會。

文:陳進雄

是一個香港智庫組織 民主思路理事。從事醫療科技行業多年。在2019及2021年參加地區選舉,期望可以為我們下一代帶來優質民主。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