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司法改革

【沉冤未雪】(2)暴動罪成 誤殺無罪? 大律師:陪審團裁決「自相矛盾」

吳英鵬大律師就認為,司法的過程往往只能根據事後蒐集的證據去「重組」案情,有時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或與客觀真實有所出入。普通法的精神是「寧縱勿枉」,以無罪推定為原則,一般而言,被告無須…

【沉冤未雪】(1)飛磚擊殺羅伯案 兩黑衣少年脫殺人罪 「共同犯罪」原則不被採納 陪審團裁決再惹爭議

警方回覆本刊查詢指,有關案件調查仍在進行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並強調執法時會按既定程序,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以及考慮證據和實際情況,根據法例採取適當的行動。

【司法改革】(4)國內「數碼司法」引領世界潮流

據世界銀行2019年研究,香港「法庭自動化」評分偏低,在0至4分中只取得1分。同屬「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及南韓,則取得最高4分。司法機構2019年中曾預計,整個工作計劃的目標完成日…

【司法改革】(3) 新一代法律人江肇恒:從法律教育開始做預備

縱然政府曾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法律科技基金」,法律界的「中小微企」最高可獲5萬元資助,以加強利用法律科技的相關能力,但江肇恒認為這金額根本不能買到理想的軟件,不少律師樓乾脆用…

【司法改革】(2)創新律師樓創始人余沛恒:政府應檢討律師樓合夥人制度

從律師樓經營者的角度來看,余沛恒認為本港法律界受《律師執業規則》下的「合夥人制度」限制,也是阻礙法律科技進步的因素之一。在現時制度下,不少合夥人須負上無限責任,即使律師事務所之間能…

【司法改革】(1)借鑑國內領先經驗 業界促制訂發展藍圖 法律科技改革 香港落後全球

本港若要加速推動法律科技,陳曉峰認為第一步是將所有東西「數碼化」,盡量減低文件用紙,好處除了省時、慳錢、環保,更重要是方便採用。 特別是本港在普通法制度下,打官司有個步驟需要將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