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3) 新一代法律人江肇恒:從法律教育開始做預備

「作為律師,真正日常用到的科技其實不多,可能只有大家慣用的word、execl、powerpoint,就這麽簡單。」本身正修讀法律系及工商管理的江肇恒認為,經過新冠疫情之後,全球都在重新思考工作模式,法律行業和法庭運作亦不例外。尤其目前法庭停擺下,一些科技如視像聆訊、電子平台遞交文件,可以繼續在網上進行,大家才發現比以前方便得多。
作為新一代法律人,江肇恒認為法律科技在香港日趨重要,但若要業界百忙之中抽空接觸新科技、新軟件,的確有難度。再者,香港司法制度歷史悠久,要改變也不能一蹴而就。
雖然新一批法律人可經由教育培訓更多法律科技知識,但香港卻沒有相關指定科目,因此不少學生從無學過。對比新加坡國立大學,江肇恒指該校可讓法律學生選修「電腦科學」、「資訊系統」等6至7門相關副修科,甚至有其他新加坡大學,規定法律學生一定要必修一兩個關於科技或編程的課程,香港有空間再「向前走」。

缺發展藍圖法律界無所適從

修讀法律系及工商管理的江肇恒認為,若要加快推展法律科技,可從法律教育入手。
修讀法律系及工商管理的江肇恒認為,若要加快推展法律科技,可從法律教育入手。

江肇恒指,本港法庭已慣用視像聆訊、數碼錄音及謄寫服務、數碼法庭。但接下來,能否仿傚內地法院借用人工智能協助提供數據?本港法院又能否推出雲端系統,以便律師向對家和法庭傳輸文件?放眼皆是發展空間,問題是本港有沒有足夠的政策去推動發展。

「新加坡的律政部與業界經過很多輪談判,前年推出了『法律科技藍圖』,提出了多項建議方案。例如你想『自動化』工作程序,便可以留意坊間哪些技術和產品。」除了提供推薦的法律科技產品,江肇恒指該名單亦包括當地約50間初創企業供應商,變相亦推動當地的創科生態。

應提高資助金額並恒常化

2020年4月,時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與時任律師會會長彭韻僖(左)和時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右),就三方在「法律科技基金」的合作簽訂備忘錄。(政府新聞處)
2020年4月,時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與時任律師會會長彭韻僖(左)和時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右),就三方在「法律科技基金」的合作簽訂備忘錄。(政府新聞處)

縱然政府曾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法律科技基金」,法律界的「中小微企」最高可獲5萬元資助,以加強利用法律科技的相關能力,但江肇恒認為這金額根本不能買到理想的軟件,不少律師樓乾脆用來添置電腦、智能電視:「並非我們談論的法律科技層面。」他期望能夠提高資助,亦要將資助恒常化。

江肇恒建議香港政府可以借鏡新加坡等地經驗,由律政司和司法機構牽頭,聯同業界制訂類似的清晰藍圖,提供實質資源作支持:「讓整個行業都知道,香港法律科技發展是哪一回事。」對業界而言,政府去年才推出「法律科技基金」,法律科技發展計劃之前又從未開展,至今又未有清晰路線圖,發展步伐焉能不慢?

84126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