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中央制定「愛國者資格審查機制」來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辦法不斷遭受反對派的批評。
12月6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夏主任)在一個備忘錄簽署儀式上以視像方式致辭,夏主任就反對派的蓄意顛倒是非行為,提出嚴厲譴責。依照《基本法》修定的新選舉制度,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即將在 12月19 日舉行,夏主任說到,「愛國者治港」原則具有多樣性,體現在社會制度的包容性。「立法會」選舉的良好發展事實己證實夏主任的見解是正確的。在致辭期間,夏主任用「五光十色」來描述選舉的多樣性。筆者認為這是「原彩顯示」。夏主任更強而有力地指出,「西方式民主」沒有給香港帶來過真正的民主。筆者認為夏主任的致辭同樣具有啟發性。
在「愛國者資格審查機制」框架下,民主黨派成員與其支持群眾不接受任何溫和派候選人,都必須獲得「選舉委員會」的提名才能參選,他們認為這是屈膝求和,對人示弱的表現,「向建制派爭取提名票是『屈辱』」。這種論調導致中間派準候選人遭受傳統民主陣營人士的集體壓制。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86% 自稱是民主派支持者表示,在本屆「立法會」地區直選中,沒有任何一位候選人值得他們投票支持。
由於對「西式民主」,特別是「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民主」(Anglo-Saxon Democracy)強烈的觀念性依戀,民主陣營的支持者似乎認為西方民主國家看似開放與富有,「吃花生式」競爭性的選舉模式才是正宗,所以鐵了心地批評「愛國者資格審查機制」。咱們不如細心研究一下,西方,民主的國家們在其選舉制度中是否有「植入隱藏性審查機制」?最近,美國政黨民主、共和兩黨都因未能為社會弱勢與沉默大多數的群體積極發聲,而飽受批評。
與港式「愛國者參選資格審查機制」截然不同的是美式「盎格魯-撒克遜兩黨模式制度」,其隱藏著的選擇審查機制雖號稱是建基於「選民」,其「專制性」造成更大剝奪「公民投票權」的潛在力量、具有嚴重排他性。可以說美國政界只有「純紅藍雙色」,把僅有微弱資源的小黨及其擁護者排擠出政制選舉圈外。因此,這種選舉模式不具備包容性。
舉例說明,「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美國人有一共 8 種不同的政治意識形態。但 2016 年的「蓋洛普民意調查」(Gallop Poll 2016)顯示,60% 的美國人認為民主、共和兩黨在代表美國人民意志方面都做得強差人意。參加民調的受訪美國人紛紛表示他(她)們渴望有一個新政黨的誕生。更糟糕的是,「皮尤研究中心」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現有的民主、共和兩黨不但主打「兩黨相爭」,更限制了美國人的投票選擇。事實勝於雄辯,「皮尤研究中心」在今年 11 月對 17 個不同國家的受訪者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中發現,只有 17% 的受訪者認為「美式民主」模式是良好治理典範。特朗普還在位時,把管治重心不成比例地傾移至「親共和黨的保守黨核心」(Pro-Republican Core Conservatives)與「國家第一保守派」(Country First Conservatives)的政治觀點。這些活躍少數派在特朗普競選期間發揮過積極的作用。當特朗普當選後,自然而然出現的政治交换就是上述的兩個活躍少數派成功通過審查、特朗普通過出台新政策來鞏固他們的利益。儘管許多「新時代企業家」(New Era Enterprisers)成員支持美國的共和黨,但身為共和黨成員且獲得大選勝利後,特朗普沒有促進「新時代企業家」所擁護的自由社會主義觀點。
大家細想一下就能記起在上届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共和、民主兩黨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鬥爭期間的選拔機制也是基於「總統參選資格審查機制」。再來,選舉簡單多數當選制度的另一個缺陷在於,特朗普不是政治對手「民主黨」價值觀和政治觀點的倡導者,這一點當特朗普在位時不可避免地導致共和、民主兩黨的進一步兩極分化,更進一步加速使美國政治格局演變成一個否決式統治政體(Vetocracy)。
一些美國選民越發意識到少數群體沒有相關的民意代表,對選舉大失所望。正如 卡爾·傑克遜(Karl Jackson)和 喬凡娜·瑪麗亞·多拉·多爾(Giovanna Maria Dora Dore)正確指出,大家眼中的「理性、精明的積極選民」在美國根本就不存在。在各州與各地方許多選舉中,最常見的選民是「棄權投票者」(Non-voter)。許多利益集團在另一邊廂則大量投入巨資以非法手段在幕後操控選舉進程。美國的選舉彷彿像在跑馬圏內想盡一切辦法中「頭馬」:即所支持的候選人當選為總統之後,幕後操盤利益團體將進一步推動未來的政府政策向預期的方向發展。我國外交部屢屢批評美國政治格局,認為美國的民主是一群政治精英們玩弄金錢操控政治的遊戲,筆者認為,我方這類表態,言之有物。
至今有不少針對「少數派選擇」是否賦予民選政府合法性的研究。這里的「少數派選擇」指的是由獲得少數成年人口投票取勝而組成的政府。比如說「菲律賓」總統 杜特爾特當年當選時獲得 39% 的有效選票,但當年只有 82% 的登記選民出來投票。在美國 2000 年總統大選中,小布什在沒有獲勝於普選總投票率的情況下當選為美國總統。這是第四次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雖敗陣於普選總投票結果、卻獲總統寶座的例子。類似的選舉結果在美國發生了五次。筆者試問:一位未能取得總統普選最高投票數的勝利者可以增強「競爭性民主普選」的合法性嗎?
上述討論引出「植入隱藏性審查機制」與「少數派選擇」在一些西式民主國家選舉制度中,隱性地締造了民主參與選舉中的「不公平」缺陷點與「合法性導入」(Input Legitimacy)學說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同時這個制度缺陷使「導入」政壇人才的「合法性」被稀釋化。此外,大家還應以更高的整體角度窺探港式「愛國者參選資格審查機制」,將「防禦性民主」(Defensive Democracy)(註1);(註2)與「合法性產出」(Output Legitimacy)(註3)(註4)納入咱們的論點:如何進一步推進「愛國者參選資格審查機制」維護民主並促善政香港。
夏主任已經為大家提供了正確答案。為保護「香港民主」和維護「國家安全」,香港現時需要「愛國者參選資格審查機制」。「西式民主」在全球全面性潰敗的道路上,在咱們進一步追求「真民主」的實踐道路不會再有丁點建樹。大家必須採取一切合理與必要的限制制度來防止「反中亂港」破壞人士入主「立法會」。「愛國者參選資格審查機制」是對從政人士有新的要求,與此同時也允許港式選舉「多樣性」與「包容性」的最大化。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劉光源先生指出:選舉改革將「善政」輸入香港,本地一些特別突出的民生問題將會被迎刃而解。
註1: 「防禦性民主」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防衛性民主
註2: 筆者:當「國家安全」面臨特殊複雜國際情況下,在社會「民主」實踐進程中與尊重「民主」價值觀的同時,必須採取適當措施設立「防火牆」防止在展開富有極大自由競爭性的選舉期間,破壞分子濫用「西式民主」原則,不然社會就有可能出大事。
註3: 筆者:納入選舉後「問責制」以確保善政。新一屆 90 名成員的「新立法會」,應該高效解決民生問題,實現居民共同目標。
註4: 【報章文章】《堅料網》丁煌「「香港立選」 與 「凝聚民心」」 7 Dec 2021
https://bit.ly/3dLMU5R
(閱讀英文版)
【Newspaper Article】Kacee Ting:Holistic view of democracy needed in judging city’s election (HK China Daily; 31 Dec 2021)
https://www.chinadailyhk.com/article/253998#Holistic-view-of-democracy-needed-in-judging-city’s-election
文:丁煌
執業大律師
「凝聚民心」聯合發起人
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理事
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