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香港民意研究所之香港民意研究計劃發布了一個所謂《我們香港人意見群組調查》,發起的研究計劃聲稱進行了「限聚指數基準調查」,該調查於1月7日至1月24日透過電郵接觸群組成員,並於網上完成調查,訪問對象為12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回應比率只為5.7%,而總成功樣本也只為5,043個,該研究計劃聲稱的抽樣誤差為「95%置信水平,百分比誤差+/-1%」。
該研究調查引用了一名「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的「限聚指數 – 分析評論」:「論到動態清零,抗疫去到現實執行層面時,盲目追隨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後果就是徒勞無功……」
此後,該研究計劃的最新調查日期為2月7日至10日,分別把研究計劃參與者歸類為「『民主派』支持者」和「『非民主派』支持者」,該研究計劃問題包括:「你認為以下哪個抗疫策略(即「動態清零」「與病毒共存」及「不知道/很難說」)更適合香港?」、「你認為強制全港市民進行核酸檢測對控制疫情有多大幫助?」、「你認為除美容院、健身室等場所外,勒令關閉更多其他場所對控制疫情有多大幫助?」、「你認為將限聚令人數收緊至二人對控制疫情有多大幫助?」、「你有多支持或反對強制全港市民進行核酸檢測?」、「你有多支持或反對多個月後,要市民打齊三針才可以進入餐廳食肆?」、「你有多支持或反對將限聚令人數收緊至二人?」、「你有多支持或反對除美容院、健身室等場所外,勒令關閉更多其他場所?」等。
看到樣本和回應比率,代表性不足,其實回應的意義也不太大;但研究計畫的出發點和問題設題卻是可圈可點,試問在2月7日至10日全城疫情嚴峻期間,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境,全體香港市民更要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目標一致,這樣的研究計劃不是在分化香港市民嗎?「與病毒共存」的設題選項更與現實和目標背道而馳,與抗疫共識脫軌,又是甚麼居心?
抗疫是一場硬仗,不能怠慢。在這關鍵時刻,香港民意研究所又妄想憑一紙民調研究干擾民心,阻礙抗疫,借所謂民調回應與抗疫措施唱反調,是在刻意挑動社會對立,並把抗疫政治化。
疫情肆虐,迫在眉睫,抗疫本應不分你我,市民更要遵守香港特區政府的防疫法律,做好本分,然而,香港民意研究所卻妄稱防疫太緊,又是甚麼邏輯?這是否基於甚麼科學理據,如果沒有,這等民調就是不科學和欠缺公信力。民調研究過去已屢次挑起矛盾,今次又穿起「意見群組調查」的馬甲,為抗疫添亂,是在趁火打劫。疫情大敵當前,香港市民要團結一心,相信國家,相信科學,緊守防疫指引,注意個人衞生,必可安然渡過難關。
文: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