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令遊行變質 外力介入令修例複雜化

(中通社)
(中通社)

民陣發起6月9日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民陣宣稱遊行人數為103萬人,警方則稱遊行最高峰時有24萬人。和平遊行的人群散去後,至10日凌晨,有數百人暴力衝擊立法會,用鐵馬等工具襲擊警察,致個別警察血流披面,情況十分混亂。和平的遊行演變為暴力衝突事件,令人十分遺憾,社會各界及參與遊行的人士都應強烈譴責暴力行為,還社會理性表達意見的氣氛。

對於6月9日的遊行,政府發言人回應表示,參加遊行人數雖然很多,遊行大致上和平有序,《條例草案》將如期於周三在立法會恢復二讀辯論。政府已多次詳細解釋提出修例的原因,相關官員的親身解說有助消除誤解,因此政府會繼續接觸各方及聆聽,透過冷靜和理性討論釋除疑慮。

客觀地看待遊行,民陣發起的反修例遊行,不論具體數字有多少,人數之多都是自2014年以來罕見的,有些人評估,人數甚至比2003年的七一遊行人數還多。而且,這次遊行的議題單一,市民在遊行中所展示的口號和標語也較單一,反映出香港市民中確實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市民,並不認同這次修訂《逃犯條例》。

這次遊行人數較多,不僅僅因為市民對《條例草案》有較多的不理解,對內地的司法制度有較多的不信任,更加因為有外部勢力參與其中。這令事件變得複雜,處理問題亦無法單純地僅從修訂《逃犯條例》本身出發,而要顧及其他更複雜的情況。

市民不同意修訂《逃犯條例》,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項原因是,包括大律師公會、律師會,以及多個專業界別的組織、團體及個人,均先後發表聲明,對修例持不同意的態度。加上反對派的全體議員和政黨,空前地團結,一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這令社會上許多市民對修訂條例產生不信任感,希望政府擱置或撤除條例。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市民對內地的司法制度存有較深的不信任感,對特區政府在處理中央與特區關係方面的信任度亦較低,在反對派及少數傳媒不斷地渲染修訂《逃犯條例》可能帶來的危機感之下,不少市民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因而選擇要求政府撤回修訂條例。

而在這些表面的原因的背後,還有更加複雜的國際背景。美國政府及議會罕有地高調介入事件中,公開表明關注香港條訂《逃犯條例》,並發動其盟國插手介入事件。香港的多個專業團體,以及反對派,在反對修訂《逃犯條例》一事上,表現得如此團結一致。種種跡象顯示,背後都有外部力量的參與。

美國及其他外部勢力參與其中,令這次修訂《逃犯條例》事件變得更為複雜,甚至已經不是可以單純由特區政府去解決的事情了。而美國及其他外部勢力介入這件事,背後的原因及其最終目的值得深入分析。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也是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美國現在正對中國發起全面的圍堵,欲打壓中國,而「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亦已成為美國攻擊的目的之一。癱瘓香港特區政府,搞亂香港社會,這將使香港的金融中心受到衝擊,亦將對中國的整體發展產生影響。

美國插手和介入事件,已令修訂《逃犯條例》處於一個無可退讓的境地,修例已經不再是純粹的香港內部事務,已涉及國際與國家層面、國家聲譽、特區政府管治威信。撤回條例,則政府將陷入危機難以管治,「一國兩制」受到嚴重衝擊,因而,特區政府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將草案交立法會二讀,並盡快通過法律。至於因此而導致的社會分化,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感的增加等問題,則將成為特區政府未來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2014年的非法「佔中」之後,仍然許多遺留下來的社會問題未得到妥善處理,這次遊行之後迅速地演發出暴力衝擊事件,恍如是當年佔領中環和旺角暴亂,也與政府未完全處理好「佔中」遺禍有關。特區政府應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集中精力,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而非採取拖字訣,不要以為拖一拖,問題就會消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