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民生處轉型困難期 港鐵票價「加到盡」惹民憤

港鐵昨日(26日)宣布,按既定的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及「封頂」機制,今年將加價3.09%,預計6月生效。這是港鐵去年更新方程式計算方法後,連續第二年加價。多位立法會議員批評,港鐵坐擁逾70億元盈利,仍然加到盡,認為票價機制仍未合理,有必要作出檢討。港鐵票價對經濟、民生有重要影響,目前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重要節點,民生也仍處困難階段,港鐵應更多地考慮香港整體利益,不應該加價「加到盡」。而港鐵的票價機制,也確實有重新檢討的必要。

港鐵計算票價調整幅度的方程式如下: 0.5乘去年12月通脹率(2.4%)+0.5乘去年第四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5.2%)減去生產力因素(0.6%)= 3.2%。此外,在「可加可減」票價的「封頂」機制下,票價加幅不得超過去年第四季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變動,即3.09%,因此今年港鐵票價只加3.09%,但餘下的0.11%,加上去年的數值,累計延後加幅已增至1.96%,明後年再加價。

表面上看,港鐵是按照既定的機制,不得已之下作出加價的決定。而且,加幅還受「封頂」機制的制約,已考慮到市民的負擔能力。但實際上,港鐵是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於港鐵的機制,加價「加到盡」,而沒有顧及本港目前經濟、民生仍處轉型期關鍵節點的狀況。

依照「可加可減」的票價方程式,只有在出現通縮,以及工資縮減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減票價。事實上,兩鐵在2007年合併成為港鐵後,引入票價「可加可減」機制,2008年實施以來,只有在受疫情影響嚴重的2021年,減價1.85%,其間凍結車費5次,合共加價11次。

港鐵幾乎每次加價,都會引起社會輿論較大的反彈。其中的要點,就是港鐵未能充分顧及經濟、民生問題,多次在錄得高額利潤之下,仍然加價「加到盡」。因而,「可加可減」機制,在市民的眼中,實際上是保障票價加價的機制,成為港鐵抵抗社會輿論壓力的擋箭牌,社會對此存有較大的不滿。

去年,去年香港與內地通關全面復常,出現兩地居民「雙向奔赴」的熱潮,港鐵最先從中受益,錄得高達70億元的盈利。今年,在西安、青島新增為「個人遊」城市之後,中央惠港措施還將陸續生效,預計會有更多內地居民來港旅遊,本地居民「北上消費」熱潮也仍將持續上升,最先受惠的同樣是港鐵,預計港鐵從中獲的的利潤只增不減,而且增幅相當可觀。

但從經濟民生角度看,去年至今,經濟復甦不如預期,股市、樓市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內地遊客來港的人數雖有較大幅度增加,但消費力尚未完全恢復至疫前水平的情況之下,市民對經濟發展的信心不足,經濟、民生也仍處於困難的轉型期。在這個重要的轉型階段,港鐵有責任從經濟和民生發展需要的角度,更謹慎地考慮加價的問題。

但港鐵全然不考慮這些因素,依照「可加可減」機制,在錄得70億利潤之下,加價「加到盡」,難免會遭到社會輿論的批評。

社會輿論一直認為,港鐵作為壟斷性經營的本地最大的公共運輸公司,票價與民生有緊密關聯,應把公司的利潤計算到票價加幅之中,回饋給市民,減少因加價帶給經濟的影響和民生的壓力。

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之下,去年引入新的「可加可減」機制,套用生產力因素與物業發展利潤掛鈎,利潤超過100億元,可減0.8個百分點。但這一機制同樣受到社會質疑,原因是物業發展利潤,並沒有包括商場租金、廣告收益等非物業收入,並不能真正反映出港鐵的真實情況,而且,在這一機制之下,達至票價減0.8個百分點的機會率極低,市民未能真正受益。

此外,在「可加可減」票價的「封頂」機制,表面上看,是將加幅限制在市民可承受的限度之內,但實際上,只是將加幅稍為延後,今年未加的部分,可在明年、後年加,並非真正益市民。

由此看來,「可加可減」及「封頂」機制,都仍有檢討和改革的必要,多位立法會議員已提出相關意見,政府當局及港鐵應考慮這些意見,制定更合理的機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