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1)李梓敬拚出一條KOL參政之路

特首林鄭月娥7月31日宣布,因應香港的疫情,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將原定9月6日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押後一年,至2021年9月5日舉行。已報名參選的李梓敬,回顧疫情下非一般的選舉工程,大有感慨,「街站以插旗和播放聲帶為主,派唔到單張,集中網上工作……」,押後選舉也算作延期一年驗證、他新路線能否成功的考試。

李梓敬是建制派首位以網絡紅人KOL身份,投入立法會選舉的參選人。他組建了KOL100,帶領一批青年網絡紅人,專攻網絡輿論,在很短時間內,迅速凝聚了數以十萬計的粉絲,這令原本在去年區議會敗選後,一度打算淡出政壇的他,重新回到參選之路。他的出現,不僅是建制派全新的嘗試,更加帶起一股新的潮流,吸引很多建制派年青一代,加強了網絡輿論的投入。而李梓敬到底是怎樣從一位走中間路線的自由黨青年團主席,轉變為代表新民黨出選的新一代建制派KOL的呢?《堅雜誌》專訪了李梓敬,聽他講述近一兩年的心路歷程。

文:文 武 圖:黃冠華

走入李梓敬位於又一村的辦事處,自去年區選落選之後,原本的區議員辦事處,現已改為李梓敬網絡平台的工作間。專業的燈箱、用於製作網絡短片的電腦器材,格外引人注目。李梓敬已由區議員變成為擁有23萬粉絲的網紅KOL。

李梓敬形容自己由政治立場模糊中間路線,走向立場鮮明深藍網紅的路線,這種轉變,是社會大環境轉變的結果,經過了幾年時間的思考。

中間路線未換來施政暢順

2014年香港經歷了「佔中」運動,當時社會認為,主因是前特首梁振英採取較強硬的施政手法。而林鄭月娥上台之後,採取了與泛民保持良好關係的做法,她出席民主黨黨慶,還破天荒地捐了幾萬元給民主黨。但林鄭的柔軟身段並沒有換來施政暢順,去年還爆發了反修例暴動。

從這兩件事上,李梓敬意識到,那批攬炒派的目的,是要奪權。「如果這是一個前設,中間派的想法,已經驗證了是不可行的,做不到的。所以面對新的政治格局,面對去年的反修例暴動,破壞、私了、堵路這些情況,事實逼我做出轉變。」

李梓敬是首位建制派以網絡紅人(KOL)的身份參加立法會選舉。
李梓敬是首位建制派以網絡紅人(KOL)的身份參加立法會選舉。

未來政治格局須鮮明立場

反修例暴亂中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李梓敬以原任深水埗區議員的身份參與選舉,競逐連任,結果以100票之差,落選。這令他更加明白了一個事實,經歷了反修例暴亂,中間立場的市民變得少之又少,未來政府、政黨應對新的政治局勢,都應該採取鮮明的立場,鮮明的風格。「在可見的將來,都會用鮮明的立場去應對政治挑戰。」

區選失利體會網宣不足

區議會選舉失利,觸動到李梓敬的,不僅僅是對中間路線的全新認識,更加體會到,建制派在網絡宣傳、輿論上的不足,很多建制派集中民生地區工作,忽略了輿論工作,選舉時更嚴重。「如果大家一齊沉默,就說服不了市民支持我們的理念,有些偏頗的媒體就可報道假新聞,令部分香港市民相信831香港有死人,幾千人被自殺,如果市民繼續相信這些的話,未來不論地區工作做得多好,都爭取不到他們的支持。」

區選的失敗,曾令李梓敬一度想要放棄,永遠都不再參選。當他放下了參選的包袱之後,也放下了要留意中間選民看法的顧忌,開始在網絡上評論時政,講自己心中所想,表達自己的意見。

空降新民黨出選立法會議席,李梓敬曾一度引起地區勢力「公民力量」反彈,但最終還是能夠整合成功。
空降新民黨出選立法會議席,李梓敬曾一度引起地區勢力「公民力量」反彈,但最終還是能夠整合成功。

一度打算永遠不再參選

不曾想,當他無所顧忌地直抒己見,反而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支持。李梓敬發現,有不少市民,已厭倦了反修例暴亂,他們期望有人替他們發聲,當李梓敬開始了網絡上的時政評論之時,讓這部分市民感到李梓敬說出了跟他們想法一致的話,願意花時間去聆聽。

當李梓敬已經萌生了放棄參選的念頭,轉戰網絡輿論之時,在短時間內迅速走紅的網絡頻道,又再次為他打開了一扇參選之門。「我開始網絡拍片時,未想過會成功,因為我的facebook頁已經經營了多年了,到去年10月區選前,仍不足兩萬個LIKE,那麼怎會想像到,由去年12月6日拍第一條網片,到2月5日已超過十萬個訂閱者,到今日超過23萬個訂閱,我是想像不到會成功。」

拍片兩個月吸逾十萬訂閱

由區選落敗後,嘗試網絡拍片去發聲一下,到突然變成了網紅KOL,李梓敬總結了自己的經歷,認為成功來得比預想得快,主要是他在網絡上發表了一些,主流媒體不想讓大家知道的真相。「市民很鼓勵我們去做,他們覺得輿論很重要。過往建設力量很強調我們是做實事的,我們做民生工作,但是,如果不配合輿論工作的話,其實所有的都可以變成零。」

李梓敬感受到,建制派的支持者,很希望建制派能做好網絡輿論宣傳。李梓敬亦成立了KOL100,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建制派年青一代,共同推動網絡輿論。如果以去年的區議會選舉結果,去審視民意的話,最少有四成市民支持建設力量的聲音,但比對主流媒體,八九成的聲音是傾向反對派的,因此,現實社會存在一個很大的落差,支持建制派的市民,有許多意見抒發表了,也未有足夠的媒體讀物,「所以我們現在這一群人,就希望用我們土生生長的香港人的方式,同時也是政治旗幟鮮明的,去爭取香港人的支持。」

為了讓建制派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李梓敬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組建了KOL100。
為了讓建制派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李梓敬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組建了KOL100。

KOL100鼓勵沉默大眾發聲

「為何我們叫KOL100?就是想透過100個人做種子,開始網絡發聲,來鼓勵我們過往沉默不發聲的支持者和朋友都一起發聲。」

帶動沉默的建制派共同發聲的目標,李梓敬認為,已初步達到預期的效果,未來我們建設力量,在文宣網上宣傳方面,輿論戰要落很多功夫。因為目前仍主要是在youtube頻道發聲,還有FB、IG及其他社交媒體有待發展,更主要的是,與反對派在網上的影響力仍有一定距離,未能做到分庭抗禮,未來要更加努力才可以追上對手。

為建設力量打好輿論戰

李梓敬希望,他自己及KOL100最主要的角色,是要為建設力量打好輿論戰。「參與者中,有部分成員是參政人士,也有一些是素人,我們有不同崗位不同角色,比如說,我是參政人士,我們講話可能嚴謹一些。素人可能從老百姓的角度,他們怎樣看一件事,又不一樣,我們的角色就是去平衡社會聲音,爭取一些中間選民的支持,也透過灌輸一些論述,給我們的支持者,等我們支持者將論述帶回他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給他們的朋友,家人,說服他們,有關我們的理念,這也是我們重要的使命,也是初步能達到。」

除年輕人之外,李梓敬沒有忽略尋求基層與長者的支持。
除年輕人之外,李梓敬沒有忽略尋求基層與長者的支持。

擁十多條頻道風格多元

KOL100現時有十多條推薦頻道,涵蓋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群組。頻道主持人有男有女,有千禧後,有九零後,有些不露面的,有些半政治類的頻道,例如教人煮食;論政頻道中,有些嬉笑怒罵的,有些是義正詞嚴的,還有些是惡搞的。李梓敬表示,未來希望KOL100能更多元化,更多生活化的頻道,包括一些介紹內地新產品、新品牌的頻道,因為未必所有人都對政治感興趣,而且隨着社會日趨平和,市民對政治的關注和投入會逐步減少,「我們也樂見這樣的發展,因為如果市民花很多時間看政治評論,代表社會很亂,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李梓敬的KOL100,不僅為建制派和自己的參選之路,打開了一扇新的門,更加帶動了建制派的一股新風,現時大部分建制派的年青一代,都開展了網絡平台,積極參與網上論政,李梓敬表示,樂見這樣的結果,希望建制派的所有政黨、政團都去做這件事。

出身於工商界家庭,時至今日仍有參與打理家族生意,李梓敬一直謀求在政界及商界雙線發展。
出身於工商界家庭,時至今日仍有參與打理家族生意,李梓敬一直謀求在政界及商界雙線發展。

關注媒體生態盼推動改革

助建制政黨政團年青化
同時,網絡宣傳也會令建制派的社會形象發生改變。李梓敬說:「當你開始每日拍片,你會留意到你做的內容會直接影響到觀眾的數量,市場給你的反應往往是最快最真實的。」他認為,建制派參與網絡宣傳的過程中,有助於讓各政黨、政團建立時尚、年青的風格,可以吸引不同年齡群組的支持。
從網絡紅人KOL,到參選立法會,李梓敬表示,他的支持者們對他有一種期望,除了繼續推動網絡輿論之外,也希望可以將一些議題帶入議會,改變現時的社會輿論和媒體生態。

他舉例指出,現時媒體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是香港電台的問題,每年花十億以上公帑,資助這個機構,但他們做出來的報道,非常偏頗,所以我們是否需要解散它或改革它,這個是如果我進入立法會希望能夠推動的。

第二是假記者問題。大家在反修例爆動中見到很多假記者,還有一些香港特有現象的,經常有過百記者站在警察和示威者中間,阻礙警察執法。還出現了13歲的記者……,這反映出香港對記者證的監察不足。他希望推動這些媒體上的改革。

第三是假新聞的問題,包括831死人事件,幾千人被自殺,這些都是經傳媒在網上釋放出的假新聞,對社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他希望效法新加坡,立法管制假新聞。

「不只是Youtube上發表我們的意見,要將我們的意見,我們的聲音帶入立法會,轉化為實質的政策。」

從政治中間路線走到深藍網紅,李梓敬認為未來的香港政治,需要鮮明的立場,去對抗攬炒派的攻擊。
從政治中間路線走到深藍網紅,李梓敬認為未來的香港政治,需要鮮明的立場,去對抗攬炒派的攻擊。
38113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