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子一周年】(1)大膽訂立110項KPI 施政1年評估進度 李家超追時間、追結果、追成績

香港經歷攬炒派、2019黑暴及新冠疫情的連番打擊,元氣大傷。現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了110個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就不同政策範圍標明「績效指標」,並標明決策局或政府部門所負責的職責範圍。
今年7月,特區新一屆政府剛滿周歲,《堅雜誌》訪問了多位資深立法會議員、政黨領袖,探討領導班子的表現、是否乎合KPI要求。
他們均認為,過去一段很長時間,社會不停空轉,浪費了不少時間,情況如現實版的龜兔賽跑,已大大落後於競爭對手。今屆特區政府管治團隊,過去一年「開足馬力」努力「趕落後」,剛填完深坑、平整好地基,往後就會慢慢追上去。他們亦明白到,大家困了這麼久,市民相當心急,對管治團隊有一定要求,故預見未來特區政府推的每一項政策、要走的每一步也非易事。

文:鄭濬文 圖:黃冠華

李家超訂出110項KPI。
李家超訂出110項KPI。
政府總部又名「門常開」,意味廣納各方意見。
政府總部又名「門常開」,意味廣納各方意見。
新一屆特區政府積極改善行政與立法關係。
新一屆特區政府積極改善行政與立法關係。

葉劉淑儀: 追求KPI不能假設議員凡事支持

葉太認為,追求KPI之餘,也須顧及是否具效益。
葉太認為,追求KPI之餘,也須顧及是否具效益。
李家超開創前廳交流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李家超開創前廳交流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本身是資深政務官、曾任保安局局長的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接受《堅雜誌》訪問時指出,李家超上任之初,訂下了110項KPI,涵蓋特區政府所有工作範疇。在眾人眼底下,問責團體相當努力「追KPI」。她表示,過往幾年社會內耗情況非常嚴重,立法會不斷「空轉」,任何事都辦不了,社會現正復常當中,希望能夠盡快幹點成績出來。雖然如此,但也不能急於求成,甚至期望立法會議員不會提出對特區政府行政上的誤區或錯漏,她強調「追KPI」之餘,也應顧及是否具有效益。

官員須具備新思維克服自身短板

葉太形容,官員都「很聰明」,能夠辦得來的才會寫在KPI內,當中有短期及長期。短期方面,例如涉及修改現行法例,仍需要議員配合。至於長遠方面,譬如推動青年工作或國家安全意識等等,基本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當然,還有些具爭議性的措施,增加房屋供應就是好例子。早前局方提出未來五年,興建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立法會財委會也通過了第一期撥款申請,但由於項目具爭議性,市民批評聲不絕於耳,例如選址位置過於偏僻、要求提供交通津貼等等,最終成效如何暫時還未知曉。特區政府以及官員須具備新思維,盡量克服自身短板。

此外,葉太指出有部分KPI範圍屬「老、大、難」問題,單是推動綠色運輸這項目就並非易事,除了要改變個人行為習慣,還需要不少配套措施。政府每走出一步,私人市場亦需要配合,方能將事情辦妥。至於會否出現官員為達標而不理會議員意見?葉太坦承「都有出現過這些情況」,她強調議員支持行政主導、支持特區政府施政,但議員都有責任反映民意,提出質疑。

堅守兩項原則:理性及不作人身攻擊

葉太認為無論是官員、議員或市民,不能抱着一種印象,以為議會內只有建制派,特區政府出現甚麼錯漏都可以草草了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行政陷阱。」作為立法會議員,職責除了要支持行政長官依法施政,提高管治水平和維護國家安全之外,其次就是要反映民意。市民有任何不滿,議員必須如實向特區政府反映:「不等於我帶隊去遊行,但要告訴你,我們看到一些嚴重的錯漏或者誤區,對香港長遠發展有很大影響。」當然,也不能假設議員凡事都舉手支持。

葉太更提出,未來特區政府會推動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兩項大型基建計劃,對特區政府土地儲備相當重要,但必須搞好融資安排,做好把關工作,令計劃得以順利推動。葉太相信,議會不斷提出質詢,可能令一些官員有微言,但她強調,提問絕對不是「拉布」,只為履行好作為議員的職責。她在議會將堅守兩項原則:理性提問及絕對不會人身攻擊。

社會空轉太久已浪費太多時間

葉太喜歡「每事問」,當中其實有原因。她解釋,官員向議員拉票時都很認真,但事後是否有交足功課,就需要密切監察。以「躍動港島南」為例,當初局方「實牙實齒」保證,項目辦事處總監會由非公務員出任,但最終卻是由「起動九龍東」專員退休後來接任,只是名義上的非公務員。其次,她亦遇到過「走數」例子,局方計劃在長洲石鼓洲興建垃圾焚化爐,答應建造一個游泳池給附近居民使用,後來卻不了了之,經長洲鄉事委員會向她投訴,她向現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反映,謝局長回應時竟表示不知情,需要另外跟進。

葉太認為今屆特區政府領導班子不斷追落後,但社會空轉太久,已浪費太多時間,令推動每項工作時倍感辛苦,壓力也很大。既然李家超訂出了KPI,目的就是要發揮鞭策官員的作用,同時更應加強與議員合作,才能互惠互利。

林健鋒: 政策局及部門合作明顯加強

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認為,過去10個月,特區政府展現出管治新風。特首李家超提出「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方針,宣布上任百日內就指定工作訂立KPI,令官員的辦事風格出現了明顯改變,不再抱着「各家自掃門前雪」、「不是我政策範圍」的態度,反之不同政策局及部門之間的合作,明顯有加強。

林健鋒形容新一屆政府展現管治新風。
林健鋒形容新一屆政府展現管治新風。
李家超與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大灣區。
李家超與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大灣區。

不能單看數字必須因時制宜

社會政策與人息息相關,目前所訂的KPI,能否滿足社會實際需要?林健鋒覺得,在衡量官員是否達標時,不能單看數字,必須因時制宜,按照實際情況來評估負責官員的表現,實際行動才最重要。就以房屋問題為例,局方已經花了很大氣力,從長、中及短期三方面入手,包括覓地興建臨時房屋、加快公屋上樓輪候時間等等,不應因差距(KPI)兩、三天時間便大力抨擊。

來自工商界的林健鋒更提到,特首李家超上任時提出「要改善香港人的生活」,生活包括很多方面,改善經濟、搞好營商環境等等,都是相當重要一環。雖然商界關注的範疇,很多細節還未落實,例如引入家族辦公室等等,但亦有不少建議已經「郁緊」,例如直接影響業務擴展的「搶人才、搶企業」計劃就下了不少功夫,看到整個管治班子都是「全速啟動馬力」。在加快審批人才通行證方面,已審批了萬多個申請:「有人做嘢最重要,就算成功爭取到訂單,但無人做都無用。」

「落手落腳」不是空喊口號

此外,林健鋒認為特首親力親為,跑到中東及泰國,親自領軍「走出去」,介紹香港最新及真實情況,有助糾正一些不實言論:「這個很重要,當然我們商界也需要配合。」之後各司、局長也陸續出訪東盟和亞洲多個國家及地區,反應非常好,正所謂「落手落腳」做,不是空喊口號。

對外說好香港故事,同時也要做好內交工作,把握好與國家融合的機遇。林健鋒提到,早前特首與全體立法會議員到大灣區,四天行程訪問了四個內地城市,更難得的是「並非走馬看花」。林健鋒強調行程相當豐富深入,讓大家更詳細了解到不同城市之所長,同時了解到有甚麼協作機遇,回港後可以繼續發揮。
「我對今屆政府很有信心。」林健鋒認為新一屆特區政府剛好上任一年,很多政策仍在推動中,而局方在推動政策過程中步伐加快了不少,慢慢地市民便會看到及感受到特區政府的成績。

陳勇: 有信心特區政府能夠達標

曾擔任李家超競選辦副主任的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陳勇,他在訪問中提到李家超上任之初,立即訂出110項績效指標,夠膽做出如此大動作,原因是「一隻受重傷的兔仔,需要動大手術」。

陳勇有信心KPI能達標。
陳勇有信心KPI能達標。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左二)常親身了解板間房居民生活。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左二)常親身了解板間房居民生活。

大膽提出KPI概念「落重藥填氹」

陳勇形容,香港就是龜兔賽跑中的兔仔,過去自己綁着一雙手一雙腳,甚至自己打自己幾拳,後期還差點自殺。世界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看看國家發展,就算是龜,都已經背起火箭上太空、坐高鐵,再看惜日的競爭對手新加坡,發展也較香港優勝,「看到心裏就滴血」。

對於李家超大膽提出KPI概念,陳勇表示原因有目共睹,有一段頗長時間,香港飽受反對派攬炒式破壞,內部不停空轉,特首看到這個痛點,於是才決定要「落重藥」。陳勇表認為今屆特區政府不只是追落後,而是「填氹」,一個很深很大的「氹」。尤其2019年,黑暴、港獨、恐怖主義等惡勢力,令香港差點萬劫不復,莫說一切被拖慢,落後於大形勢,香港成功的基石更受到了破壞及動搖。

香港已被搞爛 治亂世須用重典

陳勇笑說,幸好李家超是「氣功高手」,憑着一口氣,面對不少難題都能迎難而上,因此若要計算KPI是否達標,陳勇認為要公平一點,應從「氹」的底部開始計,不是從地面計。至於往後日子,有待管治團隊交出一份甚麼成績表,不同政策局要見真章。例如,最牽動基層市民的房屋問題,局方已出盡百寶,推出不同種類房屋,縮短公屋上樓時間,甚至不惜工本,在一些靚地興建過渡性房屋,讓劏房戶、籠屋戶和有需要人士有一個居所,令他們能夠看到希望。

經過近一年時間發揮,管治團隊做到甚麽具體成績?陳勇認為無論特首或司、局長都拚命達標,經常落區與市民接觸,甚至打破過往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的官僚作風,不時看到由司長、副司長領軍,與不同部門協作的場面。領導班子急於求成的姿態,最終會否弄巧反拙,變成拔苗助長?陳勇斬釘截鐵地認為不會,皆因香港已經被搞爛了,正所謂治亂世、用重典,力度必須要猛。

以結果為目標不是以數字為目標

至於KPI如何套在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上?陳勇同意公共政策應具人性化,但KPI亦有存在價值,用作衡量政策成效,提供客觀標準,督促執行部門評核工作進度。但單看數字未免過於僵化,需要照顧到市民的多樣性及不同需要,兩者相輔相成,避免重蹈過往的舊路,只為「砌靚」數字,不理個別市民的切身需要。李家超有句名言,「以結果為目標」,不是以數字為目標,要看結果,看能否真正做到為市民服務。

鄧飛: 觀察到政府「很心急」

鄧飛指官員背水一戰,不斷追落後。
鄧飛指官員背水一戰,不斷追落後。

過去一段時間,社會對房屋、教育、勞工等政策討論得沸沸揚揚,希望盡快取得預見成果。立法會議員鄧飛觀察到,特區政府運作一年左右,領導班子「很心急」,想追回過往受反對派拖後腿的時間,以及佔中、黑暴等引致施政上的延誤,從特首到各政策局,都希望盡快有成績。

暫時「應該是超指標」

隨手拿來一個例子,跨境學童恢復回港上課,之前受疫情影響,很多跨境巴士司機轉行或退休,導致人手不足,出現有巴士無人開的情況。局方知悉後立即行動,與承辦商討論應對措施,讓開課當天學生能夠順利回校。

鄧飛認為暫時「應該是超指標」,例如共創明天計劃、高才通等,都已在很短時間內推出來。至於其他KPI,由於部分指標訂在較後時間執行,又或者某些KPI需要一段時間才看到成績,暫時不宜過早下定論,但以目前情況及速度,預計今屆任期內,應該可以達標。

KPI最能凸顯施政成績標準

對於坊間仍未感受到KPI的力量,鄧飛認為市民直接受不同政策影響,反應必然強烈,例如劏房戶,當然希望立即獲編配上樓,等多一秒都不願意,一定有不滿,但作為從政者,須從全盤大局去考慮問題。鄧飛解釋,雖然李家超提出KPI已有一段時間,但整體操作尚未純熟,就算立法會議員,都仍未習慣用KPI來量度特區政府表現,普遍繼續以《施政報告》內容來跟進政府工作。

曾擔任李家超競選辦副主任的鄧飛相信,要實踐特首的名言「以結果為目標」,KPI必定是最能夠凸顯成績的標準。本身修讀政治及公共行政,並擁有豐富行政經驗,鄧飛認為對於商界來說,制訂KPI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但對於公共行政來說,如何設計一套合理的KPI,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因為無論從政者或市民大眾,在檢視或監察政府施政方面,多數會從實質性或大原則角度出發,較少量化指標。

團隊正背水一戰實現KPI目標

難道一般KPI在公共行政領域上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鄧飛對此斷言否認,他深信要真正落實良政善治,無論如何困難都要為KPI訂出一套準則。他認為讓KPI的認受性更高、更成熟,必須具透明度,白紙黑字寫出來,大家才可以按圖索驥,「做到就做,做不到就要解釋」。鄧飛估計,到今年10月第二份《施政報告》出台時,大家便會將KPI清單拿出來逐項核對。由於直接影響到問責團隊和特區政府的行政權威,團隊正鼓着背水一戰的勇氣,去實現KPI目標。

會否擔心政府推動太急而出亂子?鄧飛認為暫時還未看到有亂子出現,反而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施政相當嚴格,又非常心急。可能大家屈了這麼久,受黑暴及疫情等因素影響,經濟發展已被大幅拖慢,目前更要面對國際大環境不理想,中國和歐美國家,尤其美國對國家採取的攻勢越來越厲害,市民都希望社會盡快重上軌道,大家一起應對外圍挑戰。

108509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