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適從】(1)校方、老師、學生、家長齊齊叫苦 網上教學成效差劣教育局耍官腔

疫情常態化,教育模式亦因時轉變,復課後若疫情重臨,分分鐘要繼續用Zoom(網上教學)。然而,從面授課堂過渡到網上教學,不少人都表示適應困難。有學生形容,完成網上課堂後,感覺卻像沒上過課。還在為生計疲於奔命的家長,無辜成為了伴讀書僮。教師又直播又錄播花樣百出,仍難發揮老師的真正作用。更可悲的是,據聞有人借網上課堂的方便,乘機宣揚政治理念,令校長工作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

由下而上,還是由上而下?整個網上教學過程的推動,在不同層面上都遇到問題,大家都認為網上教學推行難、成效低。那究竟是誰的責任?是學生專注力不足?家長沒法提供資源?還是老師對新教學模式力不從心?有校長反映,不同學校安排網上授課,都是各有各做,內容如何方式如可都靠自由發揮,質疑教育局沒有給予學校相關具體指引,學校只能摸着石頭過河,各師各法。

文:郭延桐  圖:黃冠華

學生:上網課欠互動猶如獨行俠

有政黨調查指出,學生完成網上課堂後,感覺像沒上過課一樣。現就讀於鳳溪第一小學小五的劉信瑄說:「會啊,我在屋企經常跟媽咪說,剛剛上完堂,好似無學過東西一樣,其實是學了,但自己感覺好似無學過。」劉信瑄是獨生子女,網上學習期間,經常只有一個人在家,欠缺與人互動,猶如獨行俠:「我鍾意面授,因為網上學習少了跟老師、同學溝通討論和玩。」她偶爾更會感到孤獨寂寞。

劉信瑄說,獨留家中沒有學習氛圍,也沒有學習的心:「個心好似無讀書感覺,好自由,可以玩,可以吃。」她很坦白,承認上網課期間,看到擺在桌面上的玩具,看到好吃的薯片,會分散注意力。

失去三年校園生活,讓學生失去了寶貴的成長歷程
失去三年校園生活,讓學生失去了寶貴的成長歷程

家長:直播效果比錄播更佳

雖然忙於工作,但劉信瑄媽媽非常關心女兒的學習進度。鳳溪第一小學在推行網上教學早期,是以錄播為主,即老師先拍好教學片,然後讓學生自學,到後期就以直播為主,使用Google Classroom或Zoom來作即時教學。劉媽媽認為,若然一定要網上教學,直播效果好過錄播,因為錄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更高要求。

劉媽媽說,錄播的話,家長肯定要幫忙:「我花了兩個多月時間,每個禮拜六、日都陪她看片,因為真的很多片。一個禮拜有20多條大概10-20分鐘的片需要自學,小朋友未必可以有規律、有系統自行分配每日看幾條,家長需要主動跟進。」後來學校改用Zoom直播上課,老師可以在屏幕另一端監察,又有固定上課時間,會點算人數、人名,劉媽媽就放心很多,基本上都不再跟進。

教育局表示,學校應按校情推展網上教學。
教育局表示,學校應按校情推展網上教學。

老師:遇技術問題一籌莫展

鳳溪第一小學任教數學科和視藝科的張淑冰老師坦言,她在疫情前雖然有教授電子學習(E-Learning)的經驗,但仍然感到焦慮:「我本身有教過電子班,算好彩。但有些年長的同事,本身完全未接觸過電子班,對一些網上平台,甚至網上操作都很陌生、困難。拍一條短片,可能要NG很多次,後期刪改的功夫更多。」

雖然到後期學校改用Zoom作線上直播,但也出現過不少問題:「曾經試過全堂課,老師、學生都入不到Zoom。學生住不同區域,有的住國內,有的住在香港偏遠地區,如果遇到天氣不好,下雨天的話經常斷線。」斷線時老師會打電話去詢問家長狀況,但遇到照顧學生的是公公、婆婆;又或者是爺爺、嫲嫲時,他們年紀比較大,根本不知道孫仔開着電子產品是不是真的在上課,遇到網路問題時,全靠小朋友自己處理,老師只能乾着急,一籌莫展。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左一)辨識,學校很多跨境生仍未能回校,故現在仍然會用網上教學。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左一)辨識,學校很多跨境生仍未能回校,故現在仍然會用網上教學。

老師:做好網上教學不簡單

「其實網上教學備課,比面授要難很多。」張老師說,平時面授課堂,只要準備好相關資料即可,但網上教學則要把上課素材「電子化」,包括Powerpoint、影像、短片、網上練習等等。由於間中會遇到網絡「窒窒下」,甚至等學生上堂、點名都會浪費一些時間。另外,又要給時間學生做眼部護理、小息等等,基本上準備好的教材很多都教不完。而其中又以視藝科和體育科,網上最難教。

就算是數學科,要做好網上教學亦不見得簡單。張老師說:「數學科,其實圖形和空間都很重要,例如我教小朋友甚麼是直角,我用Powerpoint講永遠都不及我捉住小朋友隻手,按着間尺去感受,甚麼叫直角。」

鳳溪第一小學任教數學科和視藝科的張淑冰老師(左一)。
鳳溪第一小學任教數學科和視藝科的張淑冰老師(左一)。

校長: 教育局欠明確指引或要求

直到現時為止,教育局仍未有就如何推行網上教學提出指引,令學校方面覺得非常不妥。黃楚標學校校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擔憂說:「教育局現時並無一個明確指引或要求(給學校),所以學校在網課上要做到甚麼層面,怎樣做才能最有效提升學習質量,變成不同學校都是根據校本需要去設計。」

黃校長更觀察到,目前網課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自己製作、攝錄,經過後期製作成教材,即錄播。另外一類是直播,老師面對面在鏡頭前授課。有的學校只做錄播,有的學校只做直播,有的學校兩者結合,有的學校甚至另外開設小組討論形式直播:「有的學校暫時還未有直播,如果所有課堂都是錄播,沒有老師指導,長期這樣未必理想。」

另外,網上教學的時間各校亦不同,有的學校早上8點上網課到下午1點結束,下午安排學生自學。有的學校早上8點開始,網課一直上到下午3點,各有不同做法,結果造成不同學校網上教學成效亦有所不同。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左)認為,不容許  政治進入網上課堂。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左)認為,不容許 政治進入網上課堂。

校長:復課後發現學生差距拉大

由於不同學校的網上學習政策不同,對老師網課要求亦不同,家長對學生的支援亦有異。「學生差異會拉大,最好和最壞的,實在很大差距。」黃校長說,復課後老師面對更大挑戰,班裏學生亦可能由於資源不同而拉大差距:「網課很難照顧到個別差異,面授是現場,老師可以根據學生能力高低,因應學生學習快慢,給予學生不同學習策略,照顧不同學生需要,照顧個別差異,這點網課做不到。復課後老師需要重新調整照顧。」

黃校長承認「網課成效絕對比不上面授課堂」,但是亦關注到電子教學一定是未來發展趨勢,現時每間學校都在思考,未來如何將電子教學發展得更加好。黃校長認為以面授為主,電子教學為輔,是未來香港教育的趨勢。

李求恩紀念中學早前以「視像會議」形式進行全校教職員會議,討論停課期間的教學及功課政策。
李求恩紀念中學早前以「視像會議」形式進行全校教職員會議,討論停課期間的教學及功課政策。

鄧飛:不容許 政治進入網上課堂

香島中學(九龍塘正校)早前有學生使用「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為網上教學平台頭像,被勒令停課一周。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表示,政治進入網上課堂的現象「不普遍」、「很罕見」,但絕不允許。

若然在網課期間,鏡頭顯示學生家居背景,張貼不恰當的標語,校方將如何處理?鄧飛說:「首先是勸戒,皆因學校是教育的地方,勸戒本身是教育一部分,若不聽勸戒,才會按照校本處分。」

坊間有流言說,老師不做直播,是因為擔心在直播期間,不經意間發表了政治觀點會被家長投訴。鄧飛覺得老師是「過慮」,他認為在中小學的正軌課程裏面,沒有科目是需要老師去發表政治性言論,即使通識科,政治內容也很少,因此無擔心必要。

香港教聯會公佈網上教學及復課安排問卷調查結果,七成老師對網上授課感到焦慮。
香港教聯會公佈網上教學及復課安排問卷調查結果,七成老師對網上授課感到焦慮。

教學方式轉變校長有壓力

對於網上學習,鄧飛說校長亦有壓力:「通常校長都年紀大一點,要接觸陌生的資訊科技工具,難免有些恐懼感,主要是心理壓力。」然而校長亦必須與時並進,以往面授課堂校長要「觀課」很簡單,但現在校長要進入網上班「觀課」,不得不學習資訊科技。

「對於校長來說,還有一個焦慮,就是編時間表。全面網課是一份時間表;半日復課半日網課又是一份時間表;恢復全日上課又是第三份時間表。如果突然說10月疫情好轉,或者突然說香港進入冬季爆發第四波疫情,都會把整個教育進度打亂,令人非常焦慮。」

鄧飛說,網上教學其實是在疫情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案,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辦法,網上教學融入面授課堂是未來教學趨勢,目前仍在摸索中前行,相信這將會是未來香港教育需要深入研討的課題。

劉信瑄媽媽非常關心女兒的學習進度。
劉信瑄媽媽非常關心女兒的學習進度。

教育局:學校應按 校情推展網上教學

關於有質疑指教育局沒有給予學校明確指引,教育局回覆本刊查詢時表示:教育局總結了各方經驗,更新了本年三月發出關於停課期間運用電子學習模式支援學生在家學習的參考原則,為學校提供應變措施的指引;又指學校應參考推展原則,按其校情及學生在各學習階段的不同需要,透過合適的學與教模式,支援學生在家學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