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各大傳媒都在分析剛剛結束的中美領導人會晤,事實上,會晤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涵蓋廣泛,從處理兩國關係的指導原則,到工作與對話機制的建立,以及在人文交流、應對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合作對話等。
一次會晤就達成了20多項共識,很多年都沒有類似的會晤了。不過,傳媒主要討論點在誰勝誰負上。典型的論點是美國要到了軍事對話、芬太尼問題的配合,以及氣候問題的合作,但美國好像沒什麼放鬆,然後得出美勝中敗的結論。
這種論點很奇特,中美打了五年「新冷戰」,美國進攻,用盡手段,現進攻力量殆盡,攻勢結束。中國防守反擊成功,克服了許多困難,消耗了不少能量,但也是心力交瘁,更暴露出一大堆問題。
於是,中美重新找到「平衡」點。美方喪失了開戰前的一些優勢,如貿易、科技、金融等;中國也失去了2019年前的一些牌,如輿論、歐日英、WTO、香港金融市場、世界統一大市場等,中美博弈短期內都分不出勝負,需要內部調整,美國進入選舉週期,中國專注國內市場的整頓。因此,雙方有較大緩和基礎,進入了中場休息時間。
從20多項共識可總結為這次會晤四項主要成果:
1)基本恢復軍事、經濟和人員交流。
2)美國再次確認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問題。
3)新的常規軍控和核談判。
4)中國開放更多領域。
可以說鬥了五年,打了平手,反映在會晤結果上,也是分不出勝負。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cob Sullivan)在7月21日的阿斯彭安全論壇(The Aspen Security Forum)上的一番話,可以是這個新平衡的總結,「我們將不得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存,中國將永遠是世界格局的一部分。作為大國,我們將必須學會共存。這是我們(對華)策略的基本戰略前提。我們尋求的不是結束一個國家,而是建立一個穩定的國家,一個從根本上有利於美國以及我們的盟友和夥伴的利益和價值觀的穩定國家,因為我們認為這樣世界會更加穩定、繁榮和安全。」
這也不就是中方所倡議的:「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國表述嗎?
所以,這次會面是史上第一次中美完全平等的見面,而且這種平等是中美都認可的。從安排可見,美國對這次會晤非常重視,有意營造出非正式的、放鬆的,甚至帶有一些個人交往的氣氛,讓中美領導人更坦誠、深入地交流。
這種平等見面就是中國五年苦鬥的成果,是戰略級的獲利。我在五年前有一個結論,現代仍可在這引用一下:美國主攻,不勝是負;中國主守,不敗是勝。
中美時而分庭抗禮,時而親密無間,對中國最大的作用,就是讓全世界第三強的國家(歐、日、俄、印等)不要輕易站隊美國,過去五年,那些和中國有某些矛盾的國家如日、印等都急於賭美國勝,配合美國圍攏中國不遺餘力,好了,現中美領袖能平等、親密和誠懇會面,這些國家應該失望和懊悔了,他們發現老大並沒有跟老二殺個死去活來的意思,跟車太貼,可以是車毁人亡,他們之前衝鋒在前把路愈走愈窄,所以中美這次會晤後,這些第三強國以後不會輕易急於選邊,這會大大改善中國在空間和時間上的戰略環境。
同時還有一點頗有趣,美國現在和中國談判特點是走兩步,退一步,每次談判完,都要再整點事出來,如罵什麽獨裁者之類,以顯示自己沒有跪下,反讓我看到美國的玻璃心。
文:悠 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