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參加回歸慶典及一系列活動,並發表重要講話,肯定「一國兩制」的發展,重申堅持「一國兩制」的方針,可見香港在未來將繼續發揮其特殊功能,貢獻國家發展。習主席的重要講話同時提出「四個必須」及「四個希望」,筆者將嘗試與大家探討教育產業如何參與落實「四個必須」。
「四個必須」包括:
1. 必須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2. 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
3. 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
4. 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
關於第一至第三點,教育工作者必須肩負教育學生的責任,令他們清楚認識一國兩制、中央全面管治權及特區自治權。同時,教育界必須言傳身教,培養學生成為愛國愛港的未來社會棟樑。至於第四點,筆者認為教育界不但可以「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更加可以積極「發揮」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
香港為全球領先的一流國際城市:中英雙語普及、匯集中外大型企業總部、國際交通樞紐、國際知名度高、大灣區重點城市、行普通法,其獨特處與優勢多不勝數,而這些優勢也正正是建立高端教育城市的必要條件:
• 中英雙語普及:外國學生輕鬆融入社區,甚至初步融入中國文化
• 匯集中外大型企業總部:對學生深具吸引力
• 國際交通樞紐:方便學生及家人來往
• 國際知名度高:來港學生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
• 大灣區重點城市:為區內培養及注入年輕生產力
• 行普通法:來自行普通法國家學生容易理解相關法制
香港近年積極發展科創產業,衍生大量職位及創造大量青年上流機會,可見「產業」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大力發展「教育產業」,尤其是高等教育產業,將可為香港及國家的發展帶來極大的貢獻。
環顧全球,英、美、澳每年吸收大量外國學生,不少留在當地發展,為其注入年輕動力及財富。我國不乏質素頂級的大學,但卻未有領導全球乃至區內教育的核心教育城市。若香港的大學與內地大學通力合作,配合香港的特殊地位及優勢,香港將大有機會成為亞洲甚至全球的頂尖教育城市,吸收大量周邊地區的年輕人才,輻射往大灣區乃至全國。「人才」乃發展的根本,建立系統化培養及吸收人才的高等教育產業城市,將從根本提升香港及我國競爭力。
香港多間大學與內地計劃及開展多個合作項目,香港大學與前海管理局於上月底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高等法律研究院、金融科技及青年創業學院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香港的大學與內地單位合作密鑼緊鼓,然而香港社會有沒有凝聚共識,有計劃,有系統地建立香港成為頂尖教育城市?要令香港成為亞洲乃至全球的頂尖教育城市,需要詳細的規劃,大量協調各界的工作及對全世界宣傳的魄力。筆者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可以投放更多資源積極發展高等教育產業化,為香港繼金融及創新科技以外,建立一個能貢獻香港經濟及祖國發展的龐大產業。至於「高等教育產業化」如何帶動其他教育產業的成長,促進民生經濟發展,筆者將於下一篇與各位分享。
文:鄧家豪
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