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勢對下屆港府施政的影響 文:陳凱文

明天便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喜日子,下屆政府早前亦公布了主要官員及行政會議的人選。代表不同階層的利益,或者不同立場的人,自然對於下屆政府的管治班子,有着不一樣的評價,本文亦無意評析,而是想從全球、地緣及本地政治經濟環境,剖析下屆政府將有可能面對的問題,以及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從全球政治格局上來看,中國已成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自然擔心,冷戰結束後建立的西方單邊霸權,將會遭到中國挑戰。雖然近期爆發的俄烏戰爭,會令西方陣營暫時將焦點放在圍堵俄羅斯之上,但是中國在俄烏戰爭上沒有跟西方陣營大隊,加上中國是當今世上少數仍以馬列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他們仍會在一段長時間之內,繼續將中國視為假想敵。

在此情況之下,西方陣營將有可能左右同時開弓,一邊以各種制裁手段對付俄羅斯,另一邊用盡一切辦法圍堵中國,包括透過打所謂的「台灣牌」,透過鼓動民進黨為首的台獨勢力,讓他們作出各種挑釁北京當局的舉動,又或者繼續打「香港牌」,包括利用地下化的黑暴,繼續在香港攪局,又或者在國際層面製造香港方面的負面評論,藉此拖中國的後腿,從而達到阻礙中國崛起速度的目的。

當然,自北京在兩年前制定《港區國安法》之後,修例風波時的黑暴亦被平息,原有的反對派陣營,亦已暫時潰不成軍:多個組織自行解散或被取締、黃絲媒體自行停刊、部分反對派骨幹被捕或被判刑、另有一些則成功棄保潛逃,或者美其名移民,實則自我放逐。在此情況之下,境外勢力可以勾結和利用的反對派勢力,已是所剩無幾。

及後,中央又再次出招改動香港選制,雖說主流反對派政黨如民主黨或民協,本來仍可在新選制下參選,但是他們因黨內內訌,或者覺得參選未必能爭取原有支持者投票的原因,最終沒派人參選,令立法會只剩自稱非建制派的狄志遠一人當選,因而令政府提案面臨的立法阻力大為降低,過去反對派在議會內發動拉布的情況,亦因而不復存在。

然而,中央制定的《港區國安法》,亦未有涵蓋《基本法》第23條所有的立法禁止元素,這便意味着下屆政府仍須履行《基本法》廿三條立法的憲制責任,境內外媒體則仍有機會藉此大加炒作,挑動部分市民對於廿三條立法的恐懼,藉此意圖牽起新一浪的反政府浪潮。另一方面,由於香港並沒實行手機及網絡實名制,政府亦尚未為假新聞立法,令到部分反對派或激進派的支持者可以匿名方式,在網上散播虛假或煽動性訊息。

在此情况之下,換屆後的港府既然已經言明,會完成廿三條立法,便須在立法前做好超前部署,為到時的輿論戰做好準備。與此同時,下屆港府亦應在完成廿三條立法的同時,推動網絡和手機實名制,以及禁止假新聞的立法工作,以便未來能夠規管網絡上的煽動性言論。當然,在政府在廿三條立法方面,還有幾點值得注意,港府未來須防範的風險,以及須處理的問題,亦不只廿三條立法一事,但是本文篇幅已經略長,只好遲點另撰一文再說。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