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右傾的成因 文:陳凱文

之前的文章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雖在去年的七一講話中,強調中央支持香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但部分所謂建制派近期的種種表現,卻說明他們已逐漸變成港府在解決土地問題上的攔路虎,更提出一些右傾的經濟和民生政策,向商界傾斜而犧牲草根乃至夾心階層的利益。

建制派之前在立法會通過引入外勞的無約束力議案,以及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和前高官張炳良輪流發功,批評長者乘車優惠長遠會令庫房負擔增加,都是典型例子,而這便引伸一個問題:為何部分建制派現時所提出的主張,都似乎比過去右傾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重提一點,那便是所謂的建制派,不過是坊間為了把他們跟反對派區別開來的二分法,實際上卻不是鐵板一塊。

出現這一情況,自然有其歷史因素。畢竟,香港在1967年的反英抗暴 (即港英政府所稱的六七暴動) 失敗後,本來親中的傳統左派轉趨低調,加上港英政府的有意打壓,令傳統左派面臨人才萎縮的問題。及至中英聯合談判過後,香港回歸祖國提上了政治日程,傳統左派是否有足夠治港人才的問題,亦因而浮面。為了香港能夠平穩過渡,各路人馬只需口頭上自稱愛國,都被統戰到愛國愛港陣營之內。

以這種方式所組成的建制派,雖能最大程度符合「拉攏一大片」的統戰目標,但結果必然是整個陣營的階級成份變得相當複雜,使他們除了口頭上自稱愛國之外,有着各自需要服務的階級立場。另一方面,由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香港作為成熟的資本主義經濟體,港英時代所設立的整個建制和法制,自然傾向服務處於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草根和夾心階層在建制內亦因此處於弱勢。

除此之外,香港由於在回歸後奉行一國兩制,維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又因為平穩過渡的需要,整個港英政府公務員團隊都能在「直通車」機制下留任,加上港英時代過去一直奉行簡單低稅制和積極不干預政策,令港府不論在經濟和民生政策都是比較右。如此一來,由於所謂建制派的政治定位,一貫都是親政府,自然造成部分建制派立場上雖然較左,也不好意思公然唱反調。

耐人尋味的是,現在無論是高球場收地建屋,抑或是長者乘車優惠,都是港府推動的政策,但也遭到部分建制派大老反對,當中葉劉淑儀不但是新民黨主席,還是行政會議召集人。除此之外,之前立法會通過引入外勞的無約束力議案,並不只是由立場一向傾向商界的自由黨副主席邵家輝牽頭,還有65票贊成,超過立法會議席總數的三分之二。如此現象似乎反映,所謂建制派的右傾跟成份複雜,未必有直接關係,其箇中成因則會另撰一文論析之。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