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如戰爭!政府應主動推全民檢測 文:楊莉珊

政府由即日起(10月6日)陸續落實一系列提升社區檢測服務措施,務求把社區檢測服務做到「多、準、快、易、平」。
政府由即日起(10月6日)陸續落實一系列提升社區檢測服務措施,務求把社區檢測服務做到「多、準、快、易、平」。

新冠Omicron變種來襲,「國泰群組」的行徑讓病毒在社區快速傳播,至今已累計數十宗Omicron本地確診個案。目前,最難找出與確診病人並不認識的密切接觸者,比如在同一場合消費的陌生顧客。因此目前社區有多少條傳播鏈無人能確定,多個社區陷入恐慌。如若不即時採取有效措施,社區爆發「海嘯式」確診潮並非危言聳聽。

從這一波的傳染經驗可見,當下使用的「安心出行」並不具備快速找出隱形傳播鏈的能力。與其等待確診者發病,特區政府應採取更主動的措施,盡快仿效內地推動全民檢測與人員追蹤,快速找出隱形傳播者,才可以有效截斷隱形傳播鏈,讓社會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700多萬人的香港,要進行全民檢測並非天方夜譚,事實上香港具備三大條件進行一輪全民檢測。全民檢測可幫政府客觀掌握疫情在社區的實際傳播情況,篩選出隱形患者,截斷隱形傳播鏈。但這個大工程能否推行,要看特區政府的決心。

香港已具備成熟的全民檢測條件,首先在檢測技術與能力上完全沒有問題,早在去年9月已經在中央協助下進行過一次「模擬全民檢測」,當時檢測了170萬人,找出26個隱形患者,避過一次社區爆發。

此外,過往多次在疫情惡化之際執行封區強檢,民政、警方、衞生署等跨部門的配合日趨默契。全港檢測,只是大型的封區檢測,在現有的經驗與能力上,加上細心規劃,並非難事。

再者,民間經歷過多次疫情來襲,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防疫與接種疫苗都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沒有了為反而反的政治聲音,社區配合度大增,可讓政府容易推動全民檢測。

香港目前的抗疫工程仍然被動且存在不少漏洞,一再出現源頭不明的確診個案即反映問題所在。因此筆者建議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即時推動全民檢測,即時發現潛在病例並即時解決。這種手法在內地被廣泛使用也取得很好的疫情防禦效果。推動全民檢測固然茲事體大,但對防控疫情效果顯著,對恢復與內地通關也至關重要,若在檢測人手與資源上有特殊需要,也可以尋求中央支援。

此外,特區政府也應即時對「安心出行」進行後台系統升級,強化其追蹤功能並加入實名認證功能,配合大數據分析技術,才可快速、準確追蹤確診病人的生活路徑,第一時間找出密切接觸者,即時隔斷病毒傳播路徑。這樣才可讓香港避免為疫情付出更大的代價。

文:楊莉珊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