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全球暖化」,但為何仍這般冷? 文:寒 柏

本月20日,香港各大傳媒有一則新聞,標題都是大同小異,大概是說:「今日最高氣溫24.6度,為半世紀以來最暖的『大寒』(二十四節氣之一);下周寒潮跌至8度。」

「全球暖化」的議題已盛行了好幾十年,媒體總是時刻告訴我們:「本年度,在某一個時空,是上世紀以來最熱的一天。」例如,去年底長假期間比往年較冷,算是有一點節日氣氛。明明當時香港較過去幾年寒冷,但香港媒體卻大肆報道,澳洲某一個城市,是半世紀以來12月中旬計最熱的一周。我們在冬天裡仍不時感受到「地球變暖」。大家可能覺得原來香港於年底變冷只是比較少有的情況,世界上另外一個角落的聖誕節,居然會高達30幾度,還是有史以來最熱!

只幾秒鐘的電視天氣報告或只有短短幾句的天氣新聞,就確實會給人這種錯覺。但大家當然不會不知道,澳洲在南半球,我們的冬天正是它們的夏天!

該澳洲城市,夏天的氣溫較高,又有什麼好報道?或許一個比過往嚴熱的夏天仍算是新聞,但當時新聞報道員卻補充,該澳洲城市於下周後氣溫便會降至10度左右。如此一來,以平均計算,該地區的夏天又是否有史以來最熱呢?

現在,香港的氣溫將由本月20日的24.6度下降至本月23日的8度左右。天文台還新界地區更達「嚴寒」級別。由於預計風勢頗大、有幾陣雨,濕凍加上風寒效應,「身體感覺溫度」會比「實際氣溫」更低。

這明明是一個「寒冷天氣」的「警告」,但我們卻偏偏看到「半世紀以來最暖的『大寒』」,在嚴冬之中仍會感到「熱烘烘」。

大家對「全球暖化」及「香港再無冬天」應該是言猶在耳。或許我們不妨先看看香港天文台的一些數據:

其實看過去幾十年來的數據,或只看過去十年左右的資料顯示,香港每年的寒冷天氣日數 (定義:平均12度或以下) 確實是越來越少;2009年,香港的寒冷天氣日數還有22日,但直至2019年卻只剩下1日。

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於2008年早已「預言」,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香港將會「沒有冬天」。他於2019年及2020年期間還不只一次的接受訪問,說明香港的寒冷天氣日數越來越少,最快於2020年至2029年間將出現「長夏無冬」的情況。

記得在2020年初看,林超英的「預言」似乎很快便成真。2019年的寒冷天氣日數只剩下1天,氣溫一年比一年熱,「全球暖化」問題確實是千真萬確了。

但之後發生了什麼事呢?
2020年,寒冷天氣日數大幅增加至11日。2021年及2022年為13日。2023年為14日。簡單來說,寒冷天氣日數已從谷底反彈。由於尚有好幾年時間,我們還未知道由2020年至2029年會否出現「長夏無冬」的情況。但無論如何,據天文台的分析,至少香港自2019年以來,並非「越來越熱」。

在2019年至2020年的時空,很多人對林超英的預言深信不疑,大家都在說香港已經沒有冬天。有誰會料到寒冷天氣日數竟會從谷底反彈?

近年,由於香港寒冷的日子多了,世界各地亦出現不只一次的「世紀一遇」大風雪,「全球暖化」的標題說起來已開始有點滑稽。有環保人士便開始改口稱之為「極端天氣」。

各地的天氣似乎也有點「極端」,但提倡「極端天氣」的底層邏輯,依然跟「全球暖化」一模一樣,都是「溫室氣體效應」及要處理「碳排放」等等。

大家不妨想深一層,即使「溫室氣體效應」由某些科學家提出,雖算是近代的主流觀點,但這所謂「效應」所牽涉是整個地球的氣候變化,根本不可能有令人可信的實驗作為具體證明。科學家只能以一些簡單的實驗作為類比,但那些實驗非常簡陃,當然不能全盤模妨整個地球氣候現象的變化。

雖然科學家提出了「牛頓定律」,也推廣了「溫室氣體效應」,但兩者其實並非是同一層級之事。「科學」並非是指「科學家說了算」。只有透過不斷的質疑及研究去找尋真理,這才算是真正的「科學精神」。科學家對「牛頓定律」尚且多番質疑,並於近20年來發現在量子世界裡,「牛頓定律」原來站不住腳。但我們對「溫室氣體效應」的學說,卻在一開始時已經深信不疑,極少人質疑過這學說。

另外,「全球暖化」及「極端天氣」明明是兩件不同物事,為何可以立刻「改頭換面」,把「全球暖化」的理論,全盤硬套進去「極端天氣」?還有,我們尚可以為「全球暖化」定立較清晰及簡單的定義,並加以觀察,但何謂「極端天氣」?何謂「極端」?怎樣定義及量化?

筆者並非反對「環保」,工業化當然會造成污染,亦會影響人類健康,更加會扼殺其他動物及植物的生存空間。就算沒有「全球暖化」或「極端天氣」,我們亦應該推行環保。避免污染、環保、減少資源浪費,處理好垃圾、維持生態平衡或保護大自然等等,本來就是理所當然,人人有責。為什麼推行環保時,總是要扣上「全球暖化」或「極端天氣」的帽子?

為何一定要等到「全球暖化」或「極端天氣」出現,才要推行「環保」呢?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