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的調查 中國的升級 文:悠 然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表示,歐盟委員會將啓動一項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馮德萊恩說,電動汽車板塊是清潔經濟的關鍵産業,對歐洲來說潛力巨大。馮德萊恩表示,與中國保持開放的溝通和對話也是很關鍵的。

這種新聞如果是十年前發生,中國必然是風聲鶴唳,否認連連,並會以多買空中巴士客機回應,但今天的中國卻是雲淡風輕,我見網上討論不太多,既來之則安之,因為歐盟的調查是無能為力的表現,也是代表了中國產業升級的成功。

這個月,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慕尼黑車展(IAA)上大放異彩,美媒《財富雜誌》(Fortune)報導稱,面對中國車企的來勢洶洶,德國媒體對本屆IAA感到焦慮。德國財經專業媒體《經濟週刊》(Wirtschafts Woche)的標題直接了當:「IAA已成為中國的展會」;《明鏡周刊》(Der Spiegel)則預測:「德國汽車工業將面臨艱困時期。」法國《世界報》刊文稱,「只需幾年時間,中國車企就能成為全球汽車業的領頭羊」。車展期間,大眾、雷諾、寶馬等車企負責人紛紛表示,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已經領先我們一代人」,歐洲必須在製造成本、生態系統等各個方面努力追趕,並積極與中國車企合作。

上文提到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還說:「中國廉價電動車充斥歐洲市場,中國故意壓低電動車價格。」 哈哈,中國電動車還廉價?事實是,中國電動車根本不需要靠壓低價格搶佔歐洲市場,在歐洲賣得可比在中國貴多了。馮德萊恩是拿着老黃曆在說新事物。

我們以比亞迪為例,比亞迪海豹在中國售價爲18.98萬-27.98萬元,在慕尼黑車展上,比亞迪海豹高配版售價爲50,990歐元(約合人民幣40萬元),低配版爲44,900歐元(約合人民幣35萬元)。簡單的計算,歐洲低配版本車型售價比國內高84%,高配版約高43%。

更有趣的是歐盟的調查更是惡人先告狀,德國大眾ID3在中國賣12.56萬人民幣,在歐洲賣31萬人民幣,這明明是大眾在傾銷!

歐洲電動車貴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大的原因是核心技術—鋰電池不是掌握在歐洲技業手中,電動車的費用很大一部分都攤在電池上,那鋰電池技術掌握在誰手上?

中國!

《紐約時報》今年5月有一篇報導<中國在電動車電池領域的優勢有多大?>,有三個結論:
• 「中國控制鋰離子電池生產的每個步驟,從開採原材料到製造電動汽車,以及這些優勢很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
• 「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池生產國,部分原因是中國搞清楚了如何高效、低成本地生產電池的組成部分。」
• 「如果不與中國進行某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成功,」

結果,歐洲的鋰電池要從中國入口,歐洲電動車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報告,2022年歐洲最暢銷的純電動乘用車的平均價格將接近4萬歐元,是汽油車的兩倍。而根據Jato Dynamics 的數據,在中國廣受歡迎的電動車售價最低才 4,000 美元,平均價格不到歐洲電動車成本的一半。

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爆發,正是中國政府高瞻遠矚,早在2001年,中國就啓動了「863新能源車重大專項」,並在萬鋼擔任科技部長期間,全力推動新能源車的製造和市場,經過多年的努力,2022年中國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在全球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其中六家公司躋身全球前十名,佔據60.5%的份額。電動車銷售從2008年的0%到去年的26%,預計在2030年前,銷量將超過50%。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超越日本,成爲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今年前8個月,單單一間比亞迪就出口超過25,000輛電動車。

歐盟無能又無力阻擋中國先進便宜的電動車,故只能通過調查來表示存在,用廣東話形容是「跌落地揦返拃沙」。

文:悠 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