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香港經歷了非典型肺炎肆虐的一疫,當時,在香港造成299人死亡,那時,醫生毫無頭緒,沒有足夠的防護衣物,醫院當年未有常設的標準化隔離病房、醫生研究團隊對病毒是何方神聖、來源和感染渠道,更不要說在兵荒馬亂時應提供什麼疫苗了。後來,才知道重災區之一的淘大花園E座的U型排污渠設計是元凶之一,而特效藥特敏福面世,汲取非典型肺炎一役後,香港公營醫療資源也相對完善,安葬在浩園的殉職人員才能安息。
十七年後的今天,香港特區政府似乎未有汲取教訓,繼續採取「佛系」 的心態,在非常時期更以價低者得投標形式,被動採購口罩的方式更引人垢病,林鄭月娥在攤大手板問中央人民政府取得1700萬個口罩前,又是否曾動腦筋?醫管局表示庫存的防護袍、醫療口罩等只足夠一個月存庫,只表示將暫停非急症、非緊急醫療服務,但然後呢?是否又有進行全球採購,還是等運到?猶幸懲教署、本港工會、商會和民間均有陸續從海外購得口罩或設置口罩生產線,否則,特區政府如繼續盲目相信市場經濟,將會遇到六百元天價口罩的「市場調整」。
此外,青衣屋苑爆出疑似社區大規模感染,初步查明又是U型排污設計出事,雖說懷疑確診個案住戶曾私自改裝排污喉,但屋宇署在過去卻未有及時發現和勒令矯正,後知後覺又增一例。另一個查找不足之處,是「打邊爐家族」在觀塘工廈餐室用餐後,引發其中九人確診,後來查出該餐室是一間無牌食肆,若食環署平時有作出巡查,這數宗集體交叉感染個案或可能避免。
隔離營和指定的社區診所等「厭惡性設施」,被「社區人士」牽頭阻撓,結果無足夠隔離營可用,2000名港人滯留湖北省,另有港人在郵輪被隔離,而早前從內地回港的人士又只能進行純粹靠自律的家居隔離或酒店隔離,造成社區居民和酒店員工人心惶惶,特區政府難辭其咎。
從庫房豪派300億,又有用嗎?雖然是次特區政府改善了派錢的方式以及受眾群組,然而,派錢顯然是不能照顧到社會上全部人的需要,總是有人會不滿的;還記得在抗疫初期時,特區政府竟豁免非本地居民在住院醫療費,無疑是向非本地居民發出錯誤的訊息,令香港中門大開,雖然後來及時修正漏洞,但給人朝令夕改的庸碌觀感。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對特區政府管治出了考卷,而更遺憾的是,這班香港特區官員,似乎沒有一人取得合格的成績,是高分低能,還是沒有應付緊急事態的能力。在關鍵時刻不作為的父母官,與無能的官員也是一丘之貉。香港特區人口稠密,若新冠肺炎蔓延,將是災難。特區政府須果斷確保輸港食品和日用品供應,穩住口罩價格,才能穩定民心。
文 : 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