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零二二年的施政報告中,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注入源源不絕的發展動能,香港現在由亂及治去到由治及興的嶄新階段。如果想要香港有不同的發展,最好的方法便是加入粵港澳大灣區了。
與此同時,習近平國家主席也曾在二零一八年就大灣區表示「要大膽闖、大膽試,開出一條新路來。」香港應該富有冒險精神,跟隨國家的步伐而不是止步不前,更加深入地去了解粵港澳大灣區,考量清楚加入國家大局能得到的長期利益。如果香港能做好在大灣區的角色,充分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優勢,便能得到許多寶貴的機遇。以下筆者將香港融入大灣區的好處一一娓娓道來。
四大灣區可期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新的灣區,不見得遜色於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有六千六百七十一萬人口,陸地面積四點三三萬平方公里,均高於世界三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縱使三大灣區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集體轉型到科技創新,拉開了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差距。但不見得粵港澳大灣區會追不上三大灣區的發展速度,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便是每個城市都是主角,而不是像三大灣區那樣以一個中心城市為主體發展,大灣區每一個城市都各有特色,金融、航運、科技創新、文化、政治、製造業等等,產業結構各有不同。所有城市可以互相幫助,互相追逐,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實現集體超越。此外,面對三大灣區的轉型,粵港澳大灣區也有以科技創新為主的深圳,不必要為此着急。
灣區挑戰
縱使如此,有人認為大灣區有二個不容忽視的挑戰。
第一,大灣區體制不同,因為包含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於是大灣區存在三種制度、三個司法和關稅制度及三種貨幣。因此,城市與城市之間或會因為經濟、行政、金融財政、法制及文化差異巨大而出現矛盾。
第二,大灣區的城市分工不明確,大灣區每一個城市都很有特色,但大灣區內各城市的部分行業、功能重複,或會形成競爭關係,未能發揮出協同效應,失去了灣區的意義。
克服挑戰 大膽前進
體制不同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做到中央全面管治權與特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便能明白在一國之本下,可行兩制之利,便能化挑戰為機遇。最大的例子便是司法部自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起啟用律師執業證(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港澳律師在內地九市執業。香港作為普世認可的法治之都,亞洲僅為之少數普通法地區,有着無可替代的話語權,尤其在法律仲裁上。故這次推進了粵港澳三地律師互相引領互為補充,共同促進協同發展,共同完善建設法治國家。故只要允分掌握「一國」與「兩制」意涵,便能矛盾為機遇,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言「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賴和相互鬥爭,決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沒有什麼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故此,三地政府須把握主次矛盾,並善用矛盾,這便是灣區的無限機遇。
至於城市分工不明確的問題實屬假命題。以香港為例,香港可以利用香港作為國際中心的特色,以一個先導者的角色,運用豐富的國際專業知識,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合作。藉着分享金融、航運等範疇的豐富經驗,讓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城市走向國際化,吸引外資,再把資金用來發展自己的城市,當整個大灣區因為走向國際化而振興起來的時候,香港也能因此得到回報。香港在大灣區需要的就是和其他城市聯係更緊密,便能更快更有效地去協調,推動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
大灣區是對香港的機遇
故而論之,粵港澳大灣區絕對是對香港的機遇,這正可以解決過去香港因為土地不足,欠缺目標,停滯不前的困境,推動香港由治及興,乃致由興及盛。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聽取廣東省委及省政府工作滙報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要放在重中之重位置,以珠三角為主陣地,舉全省之力辦好這件大事,令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品質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文:廖俊賢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