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支援措施是否不足? 文:寒 柏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斬人案,疑兇是精神病復康者,在覆診前犯案。坊間有評論認為港府對精神病支援措施不足,希望可投放更多相關資源。

到底港府投放在精神病支援的資源是否足夠?有應否投放更多資源在這範疇。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在整體醫療資源亦有不足的情況下,我們不應優先投放在精神科。相比起來,很多嚴重疾病更需要我們關注。此外,有精神病患的人太多,港府亦不可能照顧所有精神病患者。

筆者認識某位朋友在政府醫院工作的精神科醫生。他認為港府投放在精神科的資源確實不足。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細問之下,公立醫院裡,精神科的病人不見得是最多,精神科醫生的工作量也非最繁重。此外,除了精神科醫生外,港府社福部門及志願團體亦會為精神病患者及其家人提供支援。據朋友指,他們處理的案件,很多早有社工跟進。精神科醫生也非「單打獨鬥」,有時候亦會把適合的案件轉介給社工跟進。似乎港府投放在這方面的資源不算太少,各部門亦有一定的協調。

如此一來,港府投放的資源不能算少,似乎確實是有精神疾病的人太多,港府就算投放更多資源,亦根本不可能照顧所有精神病患者。我們總不能把所有精神病患者都關起來罷?

據朋友指。現今精神病覆蓋的範疇越來越廣,包括各種情緒病、抑鬱、躁狂,過度活躍和專注力不足等等,已不只局限於精神分裂及妄想症等等。簡單來說,精神病所覆蓋的範疇越來越廣,從前不會有人醫治的病都會被納入其中。客觀效果是,有更多不同種類的病被劃入精神病,醫生需要診治的病多了,藥廠亦可研發更多新藥。在一定程度上,「新需求」及「新產業」被製造出來,藥廠及私家醫生的生意越來越多元化,也越來越賺錢。

在這情況下,公共醫院除了接收一些患有嚴重精神病的患者外,亦會與私家醫生看齊,兼看這些「新產業」。值得留意的是,絕大部分這些所謂的「精神病」患者,都只能算是「輕症」,根本不用被「關起來」。

主要問題在嚴重病患者中有暴力傾向的一群。據朋友指,精神病人自病發後,如果一直沒有暴力傾向的,絕大部份患者都不會突然產生了暴力傾向。反之,有暴力紀錄的精神病人,很多時候都會再犯。這是統計及經過推敲而來的結果。

公立醫院的做法,主要把有暴力傾向的患者「關起來」,以防他們再傷害他人或自己。可是,由於床位緊拙,地方不夠。很多有暴力傾向的患者都會在病情受控後,便會被放回家,再以每3個月定期覆診的方式受到監察。

該醫生朋友指,在醫院內有人照顧精神病人的日常起居,可確保他們準時服藥。此外,這種「隔離」的狀態亦可確保精神病患者安在醫院,並遠離原來生活的人及物事,以確保他們不再受到刺激。換句話來說,精神病患者在醫院內病情受控並非一件稀奇之事,但只要他們回到原來的生活空間,一來已無法確保他們是否準時服藥,二來亦會再次面對早前的刺激。原理上,這些有暴力傾向的患者,理應接受更長的治療及「隔離」。但他們卻因「床位不夠」而被「提早」放回社區。

總的來說,所謂的「資源不夠」其實是指「隔離」有暴力傾向患者的「床位」。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斬人案的疑犯,正是曾有暴力紀錄的「復康者」。最終,這原來仍是「土地供應短缺」的問題。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