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示好絕非一件美事 文:寒柏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峇里島舉行超過3小時的會面;這次兩國元首的會議,亦是疫情以來的第一次。

拜登提出「五不四無意」,表示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及「一中一台」,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美方也無意尋求與中國「脫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再次清楚說明台灣問題是「紅線」。

兩國元首會議後,外界認為美國於台灣問題上表明不支持「台獨」,說明了「五不四無意」,似乎對中方的態度有所「軟化」。

此外,有傳媒更錄下兩國元首會面時,拜登以當年的「安培步」奔向國家主席習近平,從而取笑美國。無論如何,中美兩國之間的緊張氣氛似乎有所緩和。但想深一層,美國總統相對上「示好」,是否算是一件美事?

自2008年以來,美國向中國提出G2的概念,即進一步確立「美國消費、中國生產」之模式,並要求中國在維持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秩序上付出更多 (例如協助美國用兵中東)。中國則一直堅持與各國和平合作,及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政策。美國所提出的G2概念,很明顯沒有得到中國的同意。於2012年後,中國進一步提出「一帶一路」及「亞投行」的發展大計。稍後,美國亦宣布將重返亞洲。這亦算是掀開中美兩國關係正式進入激烈競爭狀態的序幕。

稍後,兩國在新疆和台灣問題上有多番爭拗,香港亦爆發了2014年的「佔中」及2019年的「反修例」暴動。還有,於2018年起,美國向中國發動「貿易戰」及稍後的「科技戰」。兩國爭拗不斷,至今尚未有任何緩和的跡象。

美國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遏止中國的和平崛起及發展,從而確保自身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領導及壟斷地位。中國亦非尋求與美國作正面衝突,只是有了日本作為前車之鑑,只能堅持走自己的道路,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亦不能就範及屈服。

以上的局面,根本從沒有改變過;美國亦沒有任何具有實質意義的「示好」行為。簡單來說,這操作只是「口惠而不實」。為何拜登在言談之間似乎突然有些微「軟化」呢?有人認為是為了「選情」,亦有人認為這顯示了白宮與美國各大決策機關的不協調。

重點是,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無論對中國及當年的日本,都採取了「極限施壓」的談判方式。一招不成,便會有第二招,且一招比一招狠。無論是當日的「貿易戰」及本年度的「加息」,美國都從來沒有「手軟」過。如果美國向盟友或競爭對手的「漫天討價」不奏效,還可以「着地還錢」,暗中調整條件,仍不愁拿不到好處。美國亦不宜隨便「示弱」,否則總會有發生「骨牌效應」的風險。

美國總統忽然「示好」或似乎態度有所「軟化」,實是違反常理,絕不是一件美事。所謂「料敵從寬」,我們實不能排除美國只是企圖在麻痹中方,其實還有更厲害的後着正準備要使出來。

文:寒柏

學研社成員,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