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起,美聯儲突如其來的大幅加息,使國際投資者措手不及。為何美聯儲要大幅加息呢?很多人只會說:「因為美國佬玩嘢!」但何謂「玩嘢」呢?在「玩」什麼「嘢」呢?重點是:「為什麼要玩嘢呢?」
簡單來說,美聯儲過對美國基準利率的控制,希望達至以下4個效果:
1. 有效控制通脹率:一方面阻止高通脹,另一方面也要嚴防通縮,其目標是控制長期通脹在2%的水平左右。
2. 保障美國人就業率:確保美國本土的就業情況在合理水平。一般目標是控制失業率在4%以下,亦要兼看就業不足率。此外,美聯儲亦會觀察新增職位數目及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要勞動人口就業率維持在健康水平。
3. 確保美國經濟長期穩定及增長:近10年左右,美聯儲開宗明義說明要透過調控美國基準利率,確保美國經濟長期的增長。很多年前,美聯儲只曾公開說明要調控通脹與失業率,直至08年的金融海嘯前後,才補充說明確保美國自身經濟的增長亦是其目標之一。此外,美聯儲的加息步伐,亦似乎有考慮美股的表現。如美股大幅下跌超過2成後,美聯儲一般都會毫不猶豫地暫緩加息,甚至乎調頭減息。美國高度資本化,雖然美聯儲從沒有言明要確保美股的穩健增長,但如果說它要兼看美股表現,亦非奇事。
4. 美元的地位及影響力 (美元及美債的銷路):以常理推論,美聯儲在議息時的最核心考慮,自然是如何確保美元的地位及影響力。正如我們為產品定價時會考慮什麼?當然是商品的「銷路」。減價可「薄利多銷」,有條件加價則在「名牌效應」下「越賣越貴」,或可「本少利深」。調控產品價格之目的,當然是影響其「銷路」。美聯儲最想確保的其實是美元及美債的「銷路」;這才是美國最核心的利益。
以上這4個效果的重要性算是層層遞增,一層比一層重要。此外,第1層又可以算是第2層的基礎,如此類推。
因此,美聯儲雖然經常強調控制通脹的重要性,但很多時候通脹尚未回落至2%的水平,美聯儲便會掉頭減息,很多人便會反過來認為美聯儲根本不重視通脹。另一方面,美國通脹在2020年中便越來越嚴重,為何美聯儲於2021年沒有加息呢?大家的結論便會是:「美聯儲不重視通脹。」
如果美聯儲真的不重視通脹,為什麼在2022年時又要大幅加息呢?因為要「剪羊毛」?今次又要「剪」誰的「羊毛」了?利息真的跟通脹完全沒有關係嗎?
其實,美聯儲調控利息至少有上述4個目標。要把通脹控制好之外,還要顧及失業率。因此,大幅加息可以遏止通脹,但也有可能導至失業率颷升,最終還反過來造成通縮。所以,加息要減低通脹,但又要顧及就業情況。加息幅度不能太誇張,否則便會造成大量的失業。當通脹還未回落至2%的水平之際,只要通脹下降的趨勢形成,失業率又開始大升時,美聯儲當然會立刻反過來減息。
為何美聯儲對通脹及失業率的平衡還沒有拿捏得很好之際,很多時便會急不及待地改變利息走向呢?另外,數年前美國失業率高企,但美政府不只一次修訂失業率的定義,實有「造數」之嫌。如果美國政府如此重視勞工市場,何不以「全民就業」作為唯一目標?還反過來更改「勞動人口」的定義?
由此可見,通脹及就業雖然重要,但兩者並非美聯儲最核心的考慮。確保通脹受控及失業率低,只是美國經濟中長期保持健康增長的兩大指標、或兩大基礎。但反過來說,當美國經濟突如其來出現萎縮、或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崩盤之際,美聯儲當然會優先考慮金融市場之穩定。就算當時通脹不低,但股市崩盤對經濟所造成的禍害更大,美聯儲當然會先大幅減息再算。
或許會有人認為,確保美國經濟增長及股市保持上升動力,便是美聯儲的終極目標了。否則,08年金融海嘯後,為何美聯儲仍長時間維持超低息水平呢?就算要救市,一年半載便完事了。美聯儲維持超低利率多年,明顯想繼續「托市」!
很多人便是根據以上的推測,一口咬定美聯儲不可能大幅加息。但其實在維持美國經濟增長及股票市場繁榮之上,美聯儲還有一個最高層次的考慮:美元的「銷路」。
自90年代以來,蘇聯解體,歐洲如一般散沙,日本經濟泡沫爆破,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元更成為世界唯一的「硬通貨」。在08年時,日圓已維持在0利率多年,歐元又是一蹶不振。美聯儲有本錢把美元利率大幅壓低而不影響其「銷路」。換句話來說,08年時美元根本是所有投資者的「唯一選擇」,美國政府可以大搖大擺的「濫發」及「減息」,「零利率」即變相向全世界的投資者「搶錢」。當時,相比其他主要貨幣,美元亦是全世界投資者的最佳選擇,我們只能眼白白地讓美國政府「搶錢」了。
由08年起,美國的「超低息年代」維持了10多年。換句話來說,即全世界已被美國政府欺負了10多年。因此,世界各國一直都在想辦法進行「去美元化」。
中國大力投資非洲及一帶一路的興建,便是希望可以分散投資美元及美債的風險。此外,中國近日與沙特阿拉伯及俄羅斯都簽訂了協議,中國參與兩地的開發及基建,也向它們買石油及天然氣。同時間,兩地皆贊同以人民幣作為其中一種結算貨幣。無論是使用人民幣,還是盧布作為大宗商品的結算貨幣,都無疑對美元地位構成一定的威脅。
以理論層面來說,貨幣的功能有:1) 價值標準、2) 交易媒介、3) 價值儲藏及4) 延期支付。當各國在大宗商品交易開始棄用美元時,即變相削弱了美元作為「交易媒介」、「延期支付」及「價值標準」的功能。美元作為貨幣的其中3大價值皆被削弱,最終亦會影響其「儲藏價值」。美元的價值才是美國最核心的利益,美聯儲一定要想法子捍衛美元的「銷路」。
因此,即使美元大幅加息或會對美國經濟構成影響,甚至乎會導至衰退及失業率颷升,美聯儲為了確保美元的價值,都不得不咬緊牙關繼續加息。
只要確保了美元及美債的「銷路」,即保障了美元的地位及價值,就算美國出現經濟衰退、失業率高企及通縮,只要情況可控及為時不長,並能確保美國相對而言比其他主要經濟體系優勝,美聯儲仍會毫不猶疑地繼續加息。因此,當大家都認為美國加息期已結束時,美聯儲才會高調重申加息期未完;美國政府還一連幾天公布就業數據,力證勞工市場表現「優於預期」。美國政府及美聯儲以這種「出口術」方式預告加息期未完,其目的自然是要穩住美元及美債的「銷路」。
簡單來說,美聯儲就是要透過「加息」去抗衡「去美元化」。
其實,上世紀70至80年代初,美聯儲大幅加息,在表面上是要遏止通脹,但其核心的意義,就是美元與黃金脫鉤後大幅貶值,美聯儲不得不大幅加息去增加美元的吸引力。當年,美國以「大幅加息」及「與石油綑綁」兩大招數,才重新穩住了美元的地位。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