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所代表的新中國精神 文:悠然

5月22日,有「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歲,袁公數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到田間實地科研,淡泊名利,是中國科學研究的楷模,他在國內以及世界都享負盛名,他對中國人的貢獻殊多,可用一句話概括:他來的時候,亂世如麻路有餓莩;他走的時候,盛世康泰再無饑饉。

事實上,他離世的消息迅即通過網絡傳遍全國,並罕有地出現舉國同哀的場面:在醫院門口列隊高呼「一路走好」幾千幾萬的長沙市民、停下鳴笛向靈車致敬的普通司機、在網上表示要珍惜每一粒米的年青人、免費接載陌生人到殯儀館的的士司機、千里迢迢要去靈堂鞠躬的五湖四海中國人。

這一幕幕動人的場面,使得「袁隆平」的三個字這三個字不僅代表了一個偉大樸素的科學家,還代表了共和國的一種立國精神,這種精神包括含了兩層意義,即集體主義和奉獻犧牲。

首先,袁公不是一個人在做研究,1966 年他發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科研論文,隨後,國家科委於1967年成立了「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組」,由袁隆平、尹華奇、李必湖三人組成。往後,李必湖成了袁公的助手,袁公在生前也說過,他的成就屬於團隊。更何況,中國糧食的增產,除了種子外,還涉及了化肥、水利、地方組織等方方面的投入,有千千萬萬人為中國的糧食事業作出貢獻,袁公只是一個集體的領軍人物,代表所有千千萬萬為之奮鬥的科研人員。那些說他以一人之力扭轉中國人的饑餓問題的,不僅是對袁公的真實貢獻一無所知,也是對數十年來為此付出無數心血的科學家的大不敬。

其次,袁公所在科學領域機密性不高,故他的故事早早見於教科書上,為人所熟悉,而且他能活到91歲,親見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成果,造福天下,因此,他也是幸運的。但和他同期、貢獻一點都不比他失色的科學家,不是因在機密領域而要隱姓埋名,就是早早地離開了,看不到自己的成果,更看不到中國今天的盛世。

例如兩彈一星元勛的鄧稼先,他是在美國普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第九天決定回國,離開富裕安康的生活,甘心回到一窮二白的中國奉獻所學,他是中國核武器事業重要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他在1986年離世,臨終前就說過:後人還會記得我們嗎?

類似這種軍事的重大工程,都是集體協作,不允許突出個人,因此,無數優秀的人就這樣默默奉獻了終身,這些人的故事要到近二十年才陸續為世人知曉。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七十後傳媒人,港大經濟系畢業生,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