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施政報告當中,特首李家超以破格思維提出醫療券「加碼」,即長者須先花費 1,000 元預防疾病,可獲得額外 500 元,並且夫妻將可共用醫療券,可謂將醫療券的預防功能進一步昇華發揮。而根據民建聯調查顯示,有 20%的受訪者在一年中兒童醫療開支花費上高達$3,000 以上,與綜援對兒童資助的金額相近。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基層家庭因兒童醫療開支,財政壓力沉重,生活難以為繼。因此,筆者建議政府應當從考慮進一步拓展醫療券到兒童,減輕基層家庭醫療負擔。以下將詳述其原因之。
首先,從需求性而言,兒童醫療券乃是符合現時的兒童健康問題狀況。根據救助兒童會「香港兒童與青年的心理健康」的研究顯示,多達 39%的香港中小學生 可能有精神健康疾病相關的癥狀。另外,亦根據康樂及交化事務署的「社區體質 測試計劃」中,調查顯示香港約有四分一的兒童屬於過重或肥胖。以上的數字十分驚人,反映現時兒童整體的健康趨勢並不樂觀。故此,在這樣的趨勢下,對於兒童的醫療相關服務將會大大增加。在現時在公營醫療體系下,已經面對嚴重的供不應求,兒童難以享有具針對性的醫療服務,往往只是能夠透過學童保健計劃提供的一次性醫療檢查,而檢查過後的跟進服務往往排期數月至一年不等。在這段等候期間,兒童的健康可能會因為延期治療而導致病情惡化。可以參考2021年數據當中,14 歲或以下的死亡數目為 149人,大部分死因包括例如惡性腫瘤等嚴重疾病,可見相關的醫療檢查並不嚴謹,往往以公式化的形式只中於眼耳口鼻以及脊椎等,並沒有進行深度的身體檢查,令到相關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在心理的部份更是直接用問卷形式向學童詢問就草草了事,而沒有透過心理學家或社工再進行深入了解,因而埋下問題的種子。而歸根究底這些問題的衍生就是為了在公私營醫療嚴重失衡下保持繼有效率以及保障兒童權利所作的折衷所導致。而要解決這樣的狀況必須追本溯源,就是將私營體系也納入兒童醫療的治理系統內,解決兒童醫療訴求。相關辦法就是政府通過兒童醫療券,讓相關基層家庭擁有充足的經濟資本,透過市場機制,選擇私營醫療,讓兒童能夠「提速、提效」處理相關需要較為深入以及時間性的的醫療診斷以及診治的工作,例如相對深入的心理診斷以及精神急救、就肥胖症作詳細的飲食計劃以及跟進等,從而解決在現時公營醫療體系下對於兒童保障不足的問題。
另外,從扶貧角度而言,政府提供兒童醫療卷有效舒緩貧窮問題。根據2021年 民間兒童權利專員報告顯示,2020 年兒童貧窮率高達 27%,接近三成,差不多每三個就有一個兒童是處於貧窮,反映兒童貧窮問題嚴重。可是,政府曾經設「社區學童保健計劃」資助貧窮兒童到私營醫療體系下接受診治,並只收取象徵式費用($20),醫生作家庭醫生持續監察兒童的健康狀況,確保兒童得到適切的醫療照顧,之後卻以社會富裕為由取消。然而,現時社會貧富懸殊,堅尼系數高企,公營醫療系統「爆煲」,兒童因經濟環境所限,被迫選擇公營醫療服務而不能享有較有質素的醫療服務。但若政府設立兒童醫療券,資助貧窮兒童前往私家醫生診所求醫,將有效解決兒童醫療問題,並且有效降低因醫療問題所導致的兒童貧窮問題。兒童家長他們能夠有更大的開支用作教育用途,透過知識改變命運,不會因為身體因素而影響學習,從而有效地舒緩貧窮問題。最重要的是,相關兒童醫療券開支並不對政府公共財政造成太大影響。以每個月$3,000 為例,以現時大約250,000的貧窮兒童來計算,一年開支只涉及 5 億(已扣除 80,000 已申領綜援的貧窮兒童)。
然而,根據在立法會會議上前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對增設兒童醫療券的回應,指兒童醫療券程序複雜,如果要設立該醫療券,可能會引致濫用情況發生,例如長者醫療券就有人欺騙長者使用醫療券購買昂貴的產品,發揮不到長者治療券的原意。但實際上,政府可以在操作上在兒童醫療券中增加一些限制,例如將兒童醫療券使用範圍收窄至只限購買關於兒童醫療的用品,以及透過設立實名制登記並使用,即可參考消費券的經驗,便能夠解決濫用的問題。而所謂的程序複雜問題,可以定義為「公務員系統慣性思維」,通俗來說就是不想辦事。一個關乎到兒童的福祉以及健康的問題想怎能夠因為程序複雜而不做呢。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凡是有利於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幹、堅決地幹」,同理地兒童醫療券是有利於香港市民的事,就應該「幹」。 因此,新一屆政府實在應該「動起來」,從兒童權益角度出發,積極地重新考慮設立兒童醫療券,為香港兒童權利邁進一步。
總括而言,在面對兒童健康問題、公私營醫療嚴重失衡的問題以及貧窮問題所衍生的嚴峻局面下,兒童醫療券實屬必要,唯有如此才能為香港為國家為民族帶來希望,正如愛國者梁啟超的一段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文:廖俊賢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