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融合教育 文:鄧家豪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

為滿足不同群體的教育需求,推動教育公平(Education Equity),融合教育的概念營運而生。因為不同地區及國家的教育資源與學生特質各異,對融合教育及「融合」的實現方法都不一樣。根據教育局資料,「香港在1997年9月開始配合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倡議,推行『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

香港採用「雙軌制」推行特殊教育,也是香港推行融合教育的根本制度。「有較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生,教育局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並在家長的同意下,轉介他們入讀特殊學校,以便接受加強支援服務;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則會入讀普通學校,與普通兒童相處,從而在教育上充份獲得裨益。」(香港教育局,2019)可見家長意願在現行教育制度非常被重視,大部份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享有接受普通學校教育的機會。

「而學校須推行『全校參與』 模式的融合教育,以便有效地照顧學習差異,提升整體的教學效能」。(香港教育局,2019)「全校參與」的焦點是令全校不同師生「理解、接受和尊重個別差異」,但究竟「全校參與」又是否能完成「有效地照顧學習差異和提升整體的教學效能」這兩個目標?其實融合教育的效能一直缺乏足夠廣泛的研究基礎支持,而要建立高度「融合」(Inclusive)的學校亦非常困難。(Haug, 2016)

「全校參與」不容易

前些日子,網上流傳一段新北市高中學生毆打教師的影片,引發社會討論。肇事學生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及暴力傾向,當時情緒失控並襲擊教師,要幾位同學上前制止。影片流傳網絡,旋即引起網民討論「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利弊。筆者與前線教師討論有關事件及香港融合教育的前景,幾位友人都搖頭嘆息,感到融合教育的理想和現實差距甚遠。

接納並尊重不同學生的差異和教育需要,建立包容和公平的社會是人類文明的共願。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亦要每個持份者積極配合。教師要鼓勵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一同學習,又因為學習差異,要適度調適要求和內容。與此同時,學生、家長及校方都對學生學習成效有不同要求,教師很容易成為不同持份者的磨心,承受龐大壓力。當一班有數名學生有特殊學習需要,教師面對的困難就可想而知。雪上加霜,一些普通學生或其家長無法接受「全校參與」的理念,質疑教學安排,遑論積極參與。這些「怨氣」往往也導向教師,令前線教育工作者苦不堪言。

尊重乃至欣賞不同學生差異的精神理應發揚光大,因此如何實踐融合教育更值得深思。在越來越多學生有特殊教育需要的當今社會,必須儘快找出適切方案,以免大部份壓力最終轉移到教師肩上。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流失問題嚴重,又豈止因為「殺校潮」?

參考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19)全校參與模式 融合教育運作指南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
Haug, P. (2016). Understanding inclusive education ideals and realit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Disability Research, 18(3), 205-216.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