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呈現的悖論 文:寒柏

疫情持續兩年多,TVB電視台呈現了兩個「悖論」。其一、在疫情爆發的首年,電視台出現超高收視,但收入大幅下降的情況。其二、近來電視台不斷拍出叫好不叫座、高質素但低收視的劇集。

疫期初的「超高收視,但收入大幅下跌」的情況,實不難理解。兩年前,疫情爆發之初,人心惶惶,大家都躲在家裡。收視自然大幅攀升。但香港經濟大受打擊,商人就算花錢賣廣告,也無法提高營收,自然先把廣告「抽起」。

疫情反覆不斷,商人因應「新常態」而變陣,香港市民則呆在家裡的日子久了,也開始有不同形式的「娛樂」,不一定要看免費電視,這個「悖論」才逐漸消失。

其後,TVB劇集的收視卻開始「創新低」,是否劇集的質素太差,題材太守舊,因而流失觀眾呢?答案是否定的。

舉例說,《刑偵日記》、《星空下的仁醫》、《愛上你的衰神》、《拳王》和《金宵大廈2》的收視都是強差人意,但偏偏是高質素的劇集。這幾齣劇集題材較特別,劇本非常側重人物性格、背景及取向的描寫,無論是人物及劇情都是十分完整及較少漏洞。此外,這些劇集都是以高清拍攝,無論在佈景、燈光、道具方面都是一絲不苟,明顯有進步。

那麼,為何TVB從善如流,不再「求求其其」,終於認真拍攝一系列高質素劇集,為何收視反而走低呢?

● 有人藉社會事件借題發揮,不斷抹黑TVB,並形成輿論。TVB有其「輿論定位」,觀眾偏見已成,就算開始改革創新,總會遇到相當大的阻力。

● 除了社會事件的影響之外,香港觀眾的質素普遍偏低,大都是人云亦云之輩,根本不懂得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正如香港人深受西方文化影響,普遍相信「舶來貨」比「本地貨」優勝。例如,我們吃中菜一定要「平、靚、正」。我們吃茶餐廳時要求價廉物美,吃高級中菜時也要感到物有所值,用料要上乘名貴,鮑蔘翅肚的煮法也要不斷創新。但對西餐及日本餐的要求呢?我們願意花錢吃西餐和日本餐,但普遍人對外國餐的要求卻低得多。西餐廳煎牛扒只放鹽,可以收費過千元,但中餐清蒸魚收費過千,則被認為是牟取暴利。

● 簡單來說,TVB是全港獨大的免費電視台,有如「大飯堂」,每天差不多的餐單和菜牌,就算好吃,也會教人吃不消。但如果這「大飯堂」偶爾弄點高級菜式給顧客吃呢?由於受固有的形象及定位所影響,就算「大飯堂」不惜工本的弄幾道高級西餐菜式出來,絕大部份港人都不會留意得到。而且,人家吃飯時打開電視看,就是打算看「肥皂劇」,電視台的劇集卻忽然認真起來,當然不容易使人接受。

● 當然,以上所講的幾部劇集:《刑偵日記》、《星空下的仁醫》、《愛上你的衰神》、《拳王》和《金宵大廈2》,雖然整體質素上偏高,但仍有可以改善及進步的地方。這些劇本參考美劇及韓劇的做法,情節推進較慢,「追看性」不足,比較適合在「收費視台」播放。某些顧客願意付費看劇,才會願意連看6至7集,才開始有劇情高潮及重點出現。當然,就算顧客不付費,只在免費網站追看美劇或韓劇,對「舶來貨」又難免寬打幾分。但如果TVB本地劇集在首一、兩集還沒有到「劇肉」?每集結尾前皆沒設下「問號」來營造追看性,香港觀眾肯定會紛紛「轉台」。

筆者認為,觀眾批評TVB劇集的質素不行,並說情願追看美劇、韓劇或內地劇都不再看港劇,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雜音」。

大家試想想,香港於幾年前再次興起美劇及韓劇,但今年又有多少人仍在高談濶論呢?所謂「風水輪流轉」,觀眾追求的其實是「新鮮感」,而不一定是「質素」。

港劇當然需要與時並進,並參考境外的創作,但如照辦煮碗卻不一定奏效。今後電視台或可以多元化發展,把劇集分成3大類:

1. 第1種劇集,要以確保「收視」為重點:
這不代表可以粗製濫造。由於面對全球的競爭,本地劇集在燈光、佈景、道具及拍攝手法上,都要與時並進,不能得過且過。但這類劇集的劇本,應該要非常強調免費劇集的「追看性」。

簡單來說,就是劇情節奏不宜太慢,劇情要易明易懂。以1小時的劇集為例,共分4節,有3個廣告。每集在廣告之前,一定要有一點「小縣疑」,使人想繼續收看下去。第3節是每集的「高潮」部份,算是每集的「劇肉」,然後最後的第4節是用來舖排結局前的懸疑,使觀眾看完每集後,仍忍不住多看一集。以20集的中短劇為例,每5集就應該要有一個「大高潮」。然後,每周的第4集左右要為下周鋪排一個新的「大懸疑」劇情。無論如何,電視台在創作時一定要以「追看性」為重點。

如此傳統的編劇手法,電視台不會感到陌生,但在取材上仍可以參考外國劇集,卻可以「換湯不換藥」的模式進行。當觀眾對某一類題材 (例如當時已有太多「爭產劇」) 或劇情 (全家人一起吃飯) 感到嫌惡,則可以有所刪減,再找近似的模式替代。

2. 第2類劇集:「續集」類別的劇集,該如何處理?
當TVB有某一類劇集取得成功後,便不斷拍攝續集。把「成功的方程式」不斷「重復」,可確保有一定的慣性收視,但未必每次皆奏效。例如某些劇集的劇情已圓滿結束後,便不應勉強再「添食」。TVB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呢?電視台會以「姐妹作」的方式進行。

例如宮鬥劇《宮心計》成功後,TVB幾年後便開拍《宮心計2之深宮計》。第2齣的製作比第1齣更花成本,更認真,但收視卻被比下去,到底是什麼原故?

既然是「姐妹作」,何必再用相同的「劇名」?當年,宮鬥劇《宮心計》之收視創新高,但其實亦是抄襲再早年的宮鬥劇「始祖」:《金枝慾孽》。只是清朝中葉的後宮,換成了唐朝中晚年,《宮心計》拍攝上還乾脆不回內地廠房,僅在「九龍城寨公園」完成,但又不是一樣取得成功嗎?

為何《宮心計2之深宮計》有更多好演員及新臉孔加入,劇本創作有參考歷史並認真改編,劇組又到內地取景,居然贏不到口啤和收視呢?主要就是這「劇名」給觀眾先入為主的錯覺,認為是「翻炒」之作。

反過來說,《城寨英雄》取得成功後,電視台幾年後播放的「姐妹作」:《鐵拳英雄》,居然仍有很高的收視。演員陣容有8至9成相同,劇情更是一模一樣,近似度有80%以上,製作上似乎更加粗製濫造,居然把「電視城」當為「曼谷唐人街」。但為何「炒冷飯」仍得人喜歡呢?

當劇集成功後,其實確實可以「新瓶舊酒」的「再添食」下去。如果演員於該劇大受歡迎,甚至乎可以再找原有「班底」再演一遍。只是,從以往經驗所得,「姐妹作」不妨起一個新名,就算故事情節一模一樣,也不妨轉一個地點或改另一個朝代。例如,當年的《宮心計2之深宮計》或可改為宋朝或明朝,不再以唐朝為背景,然後起一個新名,香港觀眾多半會受落。

3. 第3類:始終要有認真製作的原創劇
電視台始終要有認真製作的原創劇。正如著名的茶餐廳,亦需要有一、兩道出色的菜式,才可以生存下來。

為什麼《刑偵日記》和《星空下的仁醫》等可以開拍續集呢?就是因為這些劇集多與其他投資者合資,劇本及製作質素偏高,已得到香港以外的觀眾欣賞。如果TVB可以在內地及海外市場持續獲利,亦不妨多製作這些專攻內地及海外的劇集,不必太顧忌本地觀眾的「雜音」。

此外,TVB在顧及內地及海外觀眾的喜好之餘,亦可以取一個平衡,注入港劇元素。就算劇本要強調角色描寫及舖排,仍不妨以傳統港劇的緊湊方式進行,每幾集至少有一個「高潮」。如果取得一個平衡點,或可以確保在香港的收視,又可以打進內地及海外的收費市場。

過往,港劇有不少成功例子,例如是「武俠劇」、「宮鬥劇」、「爭產劇」、「家族情仇恩怨劇」及「專業人士劇集」等等,都可以作為參考。舉例說,某TVB前金牌監製夥拍內地投資者拍成的《家族榮耀》,便是一個好例子。有內地的資源及人才,並參考從前成功的例子再提煉,亦是一個出路。

此外,我們當然可以製作更另類題材的劇集。但電視台需要找到更多夥拍資金,才可以繼續在全球競爭。

舉例說,數月前播放的《拳王》,其實劇本算中上之作,圍繞住「學懂放下」為大題目,有「視帝」坐鎮,新晉小生又操練肌肉、學習打拳,個個似模似樣,為何收視會平平呢?

除了劇本上尚有不合理之處及或可曾加多些「追看性」元素,或男主角似乎不夠討好之外,這劇集在一般的佈景及燈光也算上佳了,但以「泰拳」為題材的「台慶劇」,為何擂台佈景仍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一點氣氛也沒有?

相比起近期播放的韓劇《25、21》,該劇集以「劍擊」為題材,女主角由中學比賽、國內聯賽及奧運比賽等的氣氛都營造得很好。

以TVB的《拳王》的擂台來說,劇情講及電視台舉辦拳賽,則理應在「一廠」進行,好歹也要多找幾百名觀眾充撐場面。其後主角參與的正式泰拳比賽,應該在體育館和各地展館進行。要先營造出大型賽事的真實感覺,才可能使觀眾「入局」。若非貨真價實的請大量臨時演員到體育館做觀眾,亦應該以「綠布景」技術營造氣氛。

最後,多年以來,港劇由周一播至周五,以20集為「起跳」,動輒達30至40集,亦是一個問題。這劇集的長度應該是電視台與香港市場的一個平衡點,未必容易改變過來。

只是純以劇本創作的角度出發,寫一個40集的好劇本,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能夠橫跨40集的劇情,翻來覆去都是這些,實不易找到創新的題材。

最穩妥的做法,是以10集至15集為一般劇集的長度。不斷拍攝較短篇的新劇種,可更容易吸納不同的題材,亦可以為觀眾帶來新鮮感。如果市場環境繼續變化,長劇的收視持續下跌,電視台亦不妨考慮拍攝更多短篇劇集,或可「殺出條血路」。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獵頭交易》、《清明上河記》和《天人》等小說。著作還包括《金庸雅集:武學篇》和《金庸雅集:愛情、影視篇》等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